略谈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一、国内环境恶化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1.环境污染严重危害国民健康世界经合组织编写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中写道:“到20XX年,由于污染,中国预计在城市地区约60万人过早死亡。因大气污染,每年2000万人患上呼吸道疾病,550万人患上慢性支气管炎,总的健康损失将占gdp的13%”。在我国,每年由废气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公民约40万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与水污染有关,每年有12亿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上多种疾病;每年因水污染引发的传染病的人数超过500万。水污染也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巨大杀手。此外,土壤污染也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化学定时炸弹”。由于过去经济发展模式“重增长,轻环保”,我国的土壤、水源、空气长期被污染,对国民健康造成潜在的难以估量的危害。2.环境公害事件将成为我国社会不稳定的新诱因当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最大威胁时,公众对生活的安全感便逐渐下滑,由此引发的环境矛盾纠纷、公害群体冲突也日益增多。据环境保护部统计,“2008年1月至9月,环境保护部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111起,比2007年同期增长22%。”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报告,“在过去的10年间,全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上升11.6倍,年均递增28.%”。环境事件的高发态势表明,如果环境问题处理不好,由此引起的突发事件会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污染受害者冲围党政机关、聚众堵塞交通、打砸抢烧等过激的现象,环境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新因素。3.环境恶化拖累经济可持续发展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环境超负荷水平之上,我国的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诸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已接近极限。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正处于各种环境问题的高发期、频发期。同时期,我国对国际资源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这些都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到20XX年,我国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如果现有的能源消费的模式不变,届时我国的第1页共4页能源供给将会有很大困难。如果继续加剧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和索取,污染物的排放将会大大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会严重破坏我国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一旦生态环境系统无法自我修复,恶化的生态环境不可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持续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会导致一个国家和文明的消亡。历史上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明的消失就是由环境恶化开始的。环境问题造成的生态灾难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甚至比传统的战争更加严重。二、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1.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盐碱化加重气温上升将使全球沿海地区遭受巨大灾害。据联合国的气候变化政府座谈小组(ipcc)预测,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将上升1.6到5.5摄氏度。届时海平面上升6公尺以上,全球沿海地区将遭受巨大灾害,到时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地区也会变成汪洋大海。而当前我国沿海地区土地的盐碱化正是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浸蚀效应。2.气候变化异常导致我国自然灾害加剧频发由于我国复杂的气候、地形、地势环境,应对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自然灾害的威胁一直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威胁也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而进一步加重。世界卫生组织预估,未来25年内全球气候异常,频频发生的地震、海啸、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难,会导致每年30万人的死亡。近年来,我国四川、甘肃、陕西、贵州、云南、青藏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甚于以往,也与全球气候异常有关,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当地人民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3.环境问题的国际压力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日益加大从国际层面看,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外交事务新的热点和重点,近年来,国际社会因环境问题对我国的诉求和压力越来越大,并已影响到国家安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快速发展的工业大国,我国co2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排放增幅世界关注,在后京都条约时代,我国“减排”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然而,限于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转型,“减排”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解决中第2页共4页国与世界在“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