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农村信用社审计情况一、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对内审人才的要求(一)农村信用社对内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内审信息化要求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一般都应具备全面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对网络和系统安全有独特的敏感性,并且对财务会计和单位内部控制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审计人员应具备编程知识、运营系统知识、网络(本地网和因物网)知识、防火墙及其他安全技术。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审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会计、审计、法律和所审计业务的专门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其中尤其以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较为广泛、要求较高。稽核审计人员除了具备上述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外,还应具备税法、经济法、统计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营销学以及管理学等常规知识。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内审人员将面临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信息系统审计对象,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准则与制度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二)农村信用社对内审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扩大了审计的范围和内容,还对审计方式、方法以及审计程序、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质量控制等都产生了影响。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逐步深入,业务经营种类的多元化、服务手段的日新月异以及处理难度的增加,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亦对内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内审人员除了应具备传统稽核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外,还应掌握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审计与实施联网审计的工作技能。二、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一)提高内审人员信息化素质随着农村信用社财会业务审计一体化的发展和联网审计技术迅速普及,诞生了一大批既有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第1页共4页因此,加强对现有内审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曾明确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广西农村信用社为了尽快提高内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积极发扬其“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即在开展内审工作时,尽量安排复合型内审人员与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相对薄弱的内审人员共同工作,通过复合型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传、帮、带”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内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得到提高。除了全面提升内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水平外,广西农村信用社还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培训班等方式来加强内审人员正直、客观、保密及胜任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二)培养内审人员信息化思维方式树立信息化思维是内审人员成功进行职业判断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运用,被审计单位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各项业务处理,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技术环境,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用信息化思维方式进行职业判断能力。否则,审计人员将可能因信息化思维方式的缺失而实施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整体上存在重大错报,而加大审计风险。为了培养内审人员的信息化思维方式,帮助内审部门实现其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职能,广西农村信用社通过举办计算机辅助审计操作技能大赛、审计信息化研讨班及聘请外部审计专家授课、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内审信息化学习氛围,循序渐进的树立内审人员的信息化思维方式。(三)建立信息化内审知识技能培训体系根据马洛斯需求理论,信息时代的内审人员渴望被尊重、被肯定,他们的职业愿景是拥有一份美好的职业规划设计和良好的行动指南。而知识技能培训作为其职业规划设计的一部分,他们企业组织内部能够定期为其提供系统性的知识技能培训活动,并通过参加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视。因此,组织内部应为内审部门营造一种培训激励制度以满足内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目前,广西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主要第2页共4页由以下四个方面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