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摘要针对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课程,开展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该教学模式由营造创新环境、CPS模型教学方法应用、课程科研活动和多重考核四个方面支撑。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大部分学生表示激励了其学习兴趣,提升了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创新思维;CPS模型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3-0085-03AbstractTheteachingmodeofcultivatinginnovativethinkingisstudiedforthecourseofsignalandsystemanalysisfoundation.Thisteachingmodeissupportedbyfouraspects:creatinganinnovativeenvironment,applyingCPSmodelteachingmethods,scientificre-searchactivitiesofcourseandmultipleexaminations.Throughtheapplicationinpracticalteaching,themajorityofstudentsindicatedthattheteachingmodestimulatedtheirinterestinlearningandim-provedtheircreativeproblem-solvingability.Keywordssignalandsystemanalysisbasis;innovativethinking;CPSmodel1前言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未来人才培养应以创造性人才为目标。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大学本科阶段人才培养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本科课程该如何变革以应对新的要求,成为大学教师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西南石油大学“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课程组针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的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2“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教学现状分析信号与系统类课程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以来[1],迅速成为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对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该课程以通信和控制工程等作为研究背景,主要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习内容包括信号的三大变换、连续和离散两类系统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方法和理论等。该课程是很多后续专业课程的总体理论框架,因此涉及的知识点多且互有关联,众多知识点以及课程独有的特征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囊括了联想、发散、逆向、直觉和变通思维[3])。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强调理论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数学计算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少,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由此带来的特点是学生理论基础较好,计算能力较强,但很难把握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论联系与工程实际的能力不足;课堂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高,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国内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做了不少改革和实践,如基于团队学习方法的教学[4]、基于问题的教学[5]、以应用实例为主线[6]的教学、面向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模式[7]等,均取得很好的成效。3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现状关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学者一致认定学生的创造性能够培养,并且要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进行。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总结出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8]。北京师范大学刘保存研究分析了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加强本科生科研的理念和实践[9]。许晓媛、史代敏教授开展了67所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要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动产学研合作[10]。北京工业大学郭广生认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人才培养过程创新,要明确学生创新与科学家创新之间的异同,培养目标要多样化,善于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11]。总结各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之处有营造学生的创新环境,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尽早开展本科生科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4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根据目前关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方法的成果,提出由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造创新环境、CPS模型教学方法应用、课程科研活动、多重考核四个方面组成的基于创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