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新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分析摘要:德育环境对大学生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着重分析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及其给我国高校德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优化措施。关键词:国际环境;新变化;高校德育;优化1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展开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产资源的配置已经越出了民族国家的范围,在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而伴随着经济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各种信息和观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人们进行着日益扩大和频繁的思想文化接触和交流,从而相应地带动了思想文化和精神领域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对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鲜明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削弱人们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防御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些非社会主义甚至敌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与文艺作品等进入了中国社会,进入了大学校园。这些价值观念常常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削弱人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御能力。二是经济全球化淡化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使国民的封闭意识走向开放、融合,淡化了国民的国家民族意识,相应地消弱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超越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等界限的全球意识同样削弱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外,西方国家为实现其霸权统治和强权政治,在和平演变的过程中提出的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等思想。这些对人们的国家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一些人受此影响,淡化了民族意识,日益漠视国家利益。所有这些情况,都强烈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2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1)政治多样化趋势中单极与多极的较量日趋激烈。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和调整已经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逐步出现,在美国的暂时优势下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相对突出,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但在多极化的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多极与单极的矛盾与斗争。(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间的斗争出现了新的形式。主要是斗争的方式由原来直接对抗转变成竞争,战略重点由突出的军事战略转向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由显性转变成隐性,并且更加复杂;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向社会主义国家贷款、扶持、援助等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妄图实现其一直未死心的目的——“和平演变”。新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对高校德育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制”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了非制度性交融,这使人们在思想上淡化“两制”间的差异与斗争,从而弱化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二是政治多极化趋势加速了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流通和相互交流,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此机会大力推行其文化霸权主义。西方国家以各种手段向其他国家强行推行其民主、人权及价值观,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文化渗透。这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民主观,对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构成了很大挑战。三是国际政治新思潮引起人们思想的变化。当代西方的“共产主义失败论”、“人权理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新帝国主义论”、“新主权理论”等政治思潮,宣扬美英民主制度和基督教文明的优越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宣传攻势,影响发展中国家人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这些论调给人们思想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相当大的冲击,从而对高校德育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3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各种信息以文字、图片、音像、动画等各种样式,全天候迅捷地在世界各地传播。正是这种在虚拟时空瞬时、无线、多样的跨国、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能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