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性格的塑造初中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个体内的变异性都有可能成为师生冲突管理的障碍。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初中生个性特征中的这两个方面。其一,重视个体差异性初中阶段是个体性格特征逐步发展与转型时期,其个体间的差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班级身份的学生,其特点各异。例如,男同学更好挑衅,更好表现,而多数女同学则喜欢默不做声;班级里的干部和部分落后生更活跃,处于中间的同学则相对文静。就不同学校的初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能听从教师的指挥,而城市学生自主的愿望更强。正因为中学生的个性迥异,他们对同样的事件和经历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对于不同性格的同学,教师就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这才能在冲突的预防上达到预期效果,而并不是火上浇油。其二,重视个体内的变异性。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性格特征变化比较明显,甚至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前后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初一表现得特别活跃,常常挑衅教师,到了初三,他可能就变得一言不发了。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与教师之间就不存在冲突了,也许其中潜在的冲突隐患会更大,只是还没有被激发而已。因此,教师同样要注意学生个体内的变异性,更好地预防师生冲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