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用爱心回报社会耄耋老人用爱心回报家乡社会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83岁退休职工潘英文,几十年如一日,用爱心回报社会。作为一名退休老人,本应该颐养天年,享受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潘英文同志虽然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却精神抖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潘老无论是从广播里、报纸上、或者是走在大街上,只要听到的、看到的,哪里有需要关心帮扶的,他就倾囊相助,甚至不远千里,前去慰问。他虽然一个月有几千元的退休养老金,在个人生活上却是非常的朴素,还经常“囊中羞涩”。他帮扶的对象广泛,有“希望工程”、有“安居工程”、有“致富工程”、有“教育帮扶”、有“社会急救帮扶”、有“三峡移民创业帮扶”、有“自然灾害救助”、有“国际人道救援”等等。潘老逢人就说:“是党培养了我,退休了,我要‘夕阳红’,发挥余热回报家乡社会,感谢党恩”。潘英文先生1932年11月2日出生于XX省XX市XX县区马庙乡十月村七组。1951年,20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抗美援朝,同年五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6月,部队整编转入青岛海军工程大队,1956年被通令嘉奖。1958年4月,响应国家号召转业到黑龙江“北大荒”农场劳动锻炼,1959年10月被评为“劳动模范”。1962年转到黑龙江虎林县税务局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月调入XX省盐城农校(现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担任保卫干事,1993年1月退休。2002年7月被XX省XX市XX县区老龄委评为“先进个人”,2003年3月被江苏盐城农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12月被XX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先进个人”,2007年2月被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评为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潘英文老先生退休后一直热心于慈善事业。2000年回马庙第1页共3页老家探亲时,发现十月村小学的教室没有玻璃,冬天师生们冒着严寒上课。于是潘老先生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500元钱帮助十月村小学把四间教室和四间办公室安装上了玻璃。时隔不久,潘英文老先生又捐资3000元为同组的潘华伦家盖上了新房,使得潘华伦一家再不用冒着生命危险住在简陋、破烂的土墙房子里了。2001年1月12日,十月村八组村民潘复光和潘复君两弟兄的房屋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得一无所有,这两个年近60岁的单身汉兄弟,原本就十分贫穷,这样一来,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紧要关头,潘英文老先生雪中送炭,再一次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带头向潘复光兄弟一家捐款、捐粮,使得这两个可怜的兄弟渡过难关。潘英文老先生虽然家中还有90多岁高龄的母亲,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仍献出爱心片片,帮助别人,在马庙乡一带传为佳话。马庙干群齐修路,以前小林、十月村的大部分村民赶场需绕道20多里的山路。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马庙乡村干部翻山越岭上门做农户的思想工作,由村民自愿投工投劳,修通马庙到黄丹的路(简称马黄路),全长12公里,沿途无数山高沟壑,为了早日实现这个几代人的梦想,在五百多人的筑路大军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插曲—十月村退休回村的老党员潘英文主动配合乡上的宣传动员工作,并出资千余元购买钻机、钻头送到工地,并主动监工。XX县区中学学生张华侨2001年高考成绩在全县名列第一,被北京大学录取,但因家庭经济困难,为圆贫困学子大学梦,他毫不犹豫,拿出当月的工资表示祝贺和慰问。2007年6月,当得知张华侨同学因大病需要巨款治疗后,又将学校党委评定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奖金汇去,并于2007年4月赴北京大学看望帮扶的博士生张华侨,当看到张华侨同学身体恢复良好,潘老很激动也很高兴当场交与500元表示慰问鼓励。张华侨同学感动地说:“潘老是个大好人,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大老远来看我,只愿天佑好人,只愿老人身体健康,寿比南山”。要问潘老这些年具体花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帮了多少人时,他摇摇头“不记得了”,并说:“一个人应该多帮助别人,而且要不记回报”。但是,我们从潘老简陋的住所看到的第2页共3页锦旗、表彰、感谢信中了解到,近年来得到潘老资助的有《盐阜大众报》报社的员工,有盐城工学院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