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施农业之路:朝阳民生之路|流放之路受伤施放在哪买朝阳185万亩设施农业发展成果逐步显现王市长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XX市设施农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20XX年6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在朝阳建设百万亩设施农业的重大决策,并投入资金10亿元予以强力扶持。在省委、省政府的帮助下,XX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严格奖惩办法、统筹部门协作、开展招商引资等有效措施,实现了设施农业建设的蓬勃发展。到20XX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185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1%;全市设施农业实现产值105亿元,亩产出达到5670元。高于全省农业平均产出的3倍以上;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36元,同比增长22.7%,增速列全省第一位,其中设施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70%。预计今年一季度全市设施蔬菜产品产量有望达到165万吨,产值实现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2%。据初步统计,今年1月,XX市设施蔬菜产量已经达到37.6万吨,实现产值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产值6.5亿元。全市近244万农村人口,依靠设施农业,龙年之初已实现人均增加现金收入600元以上。举全市之力打赢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攻坚战王市长告诉记者,在推动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中,全市上下以决战的姿态,按照“打赢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攻坚战”的目标要求,将其作为阶段性中心工作来抓。一是全面动员,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4次市县乡三级干部大会进行部署,先后提出了“大干50天”、“决战90天”等目标要求。市人大、市政协组织了多次视察和调研活动,市政府共召开二+余次设施农业建设工作交办会、调度会和现场会,全市116个部门包扶116个村,从组织保障上有力地促进了设施农业建设。二是突出规模,沿线发展。朝阳打破地域界限,采取联村第1页共4页建棚、联区建棚、联户建棚等方式,小区建设突出规横化、沿线沿路化。全市新建小区规模绝大多数超过100亩,其中500亩以上小区443处,1000亩以上小区达到180处。高速公路、101线、朝青线、305线、306线等公路沿线随处可见设施农业小区的身影,不仅确保了形象,而且节省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投入,降低了运输和销售成本,加快了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基地的形成。三是开发“四荒”,实现双赢。为减轻设施农业建设用地调地压力,实现粮食安全与设施农业大发展双赢目标,针对全市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利用“四荒”建棚面积达到18.86万亩,建设温室大棚6.02万栋,每年可实现产值15.1亿元以上。四是重视招商,吸引投资。在这场设施农业建设战役中,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80.8亿元。朝阳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大户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建设面积超过45万亩。把二、三产业资金反哺到第一产业,促进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成为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的最大亮点。五是创新机制,完善体系。全市建立了包扶和督查工作制度,由10位市委常委分别联系指导7个县(市)区设施农业建设,同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农委成立了市设施农业管理中心,加强市级设施农业管理、规划和技术指导力量。全市建成7个区域性培训中心,并全面深化了与沈阳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技术合作,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民超过150万人次。全市蔬菜、花卉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76个,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24%,农民组织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建设为朝阳破解三农问题找到好出路在谈到设施农业建设为朝阳农业发展产生了历史性飞跃、为广大农业农村带来了深刻变革,尤其是为广大朝阳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广阔天地时,王明玉市长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第2页共4页一是基本摆脱了雨养农业的束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质的跨越,农业增长方式实现了根本性变革。百万亩设施农业全面达产后,农民将直接增加收入超过3000元,温室大棚不仅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田,而且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高效田、希望田,朝阳农业农村经济将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善。百万亩设施农业共建设日光温室34.7万栋,动用了大量土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