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昼与夜》教案精选4篇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育科学情感和态度。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能力目标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育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2、培育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教学重点: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讨论我们的地球二、提出探究问题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2、学生猜想地球的模样。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5、老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3、学生制作地球仪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太阳和影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1.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2.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3.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4.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知识技能: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2.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3.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2.学生猜谜。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4.学生沟通对影子的了解。[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二、画影子(一)画自己的影子。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希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过程: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此时,学生还沉醉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