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给陶渊明的一封信给陶渊明的一封信1陶兄:久仰你大名了,今日我有幸给你写信,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一二。近日,我拜读了您的大作,深深地被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所震撼;也深深地艳羡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更深深地被您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讳”所折服。您的大作无不表现出您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酒,是你的钟爱;诗,是您精神的寄予;菊,是您品行的化身。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污浊;您常常食不果腹而不躁;因为你有精神食粮。我对陶兄您十分敬佩,您是我心中的偶像。因为你如菊一般,是位隐士。但我不明白,一味的隐居会解决问题吗?隐居,在我看来就是躲避。为什么不学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学梅“孤芳自傲”!与其躲避,不如面对,与那污浊的社会一搏,留下千古美名。我还有一事向请教陶兄。酒,乃文人墨客皆爱之物。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操“酾酒临江”,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但到最后,哪个不是“借酒消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愁更愁”呢?既然如此,为何要靠酩酊大醉来增加自己的痛苦呢?陶兄,您也是诗坛之中爱酒之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躲避而用酒来麻醉自己呢?用酒来控诉自己处境的不平吗?还是用酒来寻求那短暂的快感呢若我所问有不当之处,还望陶兄您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菊花,一枝独秀。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反自己的原则也就此生无憾了。陶兄,打扰了,就此搁笔。此致敬礼您的仰慕者:朱江鹏给陶渊明的一封信2靖节先生:您好。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与您交谈甚是荣幸。也恳请您为我指点迷津,授人以渔。近日我常常拜读您的大作。深深地为您之“不为五斗米折腰”所震撼,为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安逸所艳羡。我不禁想问您:“在那时那样一个社会里您是如何想的?”从您的《桃花源记》里,我明白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的社会,那是您与宽阔劳动人民真实的向往呀!您对战争和黑暗社会的痛恨便跃然纸上。从您的《五柳先生传》中,我看到了一位卓然不群、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贵品质的雅士。读书、饮酒、作诗即使他的爱好。那不是您吗?五柳先生?在《归去来兮辞》中,您对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厌恶和对人生的感慨令世人深思与折服。我还有一事想请教。您写了大量的饮酒诗,也像隐士一样退隐山林。难道您是否是为了躲避而用酒麻醉自己的心灵。用酒来疗伤?隐,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为什么不去学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像梅一样”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故”呢?不如与社会一搏,哪怕是以卵击石也留的千古美名。与您所生活的时代相比,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现代化的时代,人们住着几十层高的楼房,每天乘电梯上下楼。我们有了比马车快几十倍的汽车、火车;也有了能像鸟儿一样翱翔于天空的飞机;更有了可以探究月球的飞船。现代的人很会享受,平日里,喝杯茶、跳个舞、唱首歌。生活比您的那个时代要舒适多了。但现代人却不像桃花源里的人那样热情好客。人人都互相防备着,犯罪事件常有发生。您居陋室而不卑,是因为那里没有污浊;您食不果腹而不急,是因为您有精神食粮。草盛豆苗稀并没有使您烦忧,是因为志不违心。人各有志,愿您能勇敢面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至此搁笔,打扰了。您之崇拜者20xx年3月14日给陶渊明的一封信3尊敬的靖节先生:您日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您欣赏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由;您向往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对于这段话,您是否还记得?不错,这正是您那千古名作《桃花源记》中的一段话。我们在前不久学习了这篇佳作,我真的感触颇深。您一直期盼着过上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作,和乐富足的平静生活。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这无疑是个梦,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但是在今日,在21世纪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