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锈教学设计生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仔细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2、科学知识(1)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坚持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同意合作与沟通。(2)知道物体生锈的危害,关怀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二、教学重点:了解铁是如何生锈的?跟什么因素有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枚生绣了的铁钉,引入生锈的概念。实物出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生锈铁制品?3、比较:没有生锈的和已经生锈的铁制品有什么不同?(二)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锈。出示图片(1)生锈是金属的一种常见现象,锈对金属有很大影响,你了解哪些有关金属生锈的知识?你对金属生锈还有哪些疑问?(2)我们一起了解了铁生锈的现象,并且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推想了铁生锈的原因,谁来说说铁可能在那些条件下容易生锈?(出示图片)(推想:1、铁在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2、铁在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3、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2、过渡:为了证明你们的推想是否正确,老师让你们两人一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做对比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你们是怎样做的?(二)探究过程1、探究铁生锈的原因(1)汇报实验过程(2)小结: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图片出示):化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实验来探究铁生锈的原因,他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小资料,看看你们又有什么样的发现?2、了解铁生锈的危害(1)铁生锈后,就会由外向内腐蚀铁,从而造成很大的危害,你都知道哪些危害?(2)图片出示腐蚀的危害。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读。3、了解防锈的办法过渡:没想到铁生锈后竟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看来防锈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讨论:(1)还记得铁生锈的原因吗?要防止铁生锈,只要怎样就可以了?(让铁与空气、水隔绝)(2)采纳什么办法可以让铁与空气、水隔绝?(3)图片: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止铁生锈的。4、了解哪种防锈办法好(1)思考:为什么不同的铁器上要采纳不同的防锈办法呢?盆子上为什么要覆盖搪瓷而不用油漆呢?自行车上为什么不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你觉得在采纳防锈办法时,还要考虑什么?(2)看图片资料:哪种防锈办法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巩固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寻找生活中各种铁制品,看看它们各采纳了什么防锈措施。教后反思: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铁的生锈与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就其实质来说,是铁在接触有关气体或液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从外乡里逐步转化成各种铁的化合物。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钉生锈为例子,让学生在体验铁钉生锈的过程中,了解铁生锈的原因进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的原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铁制品生锈的现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对生锈环境的关注,并为后续讨论生锈的原因作好铺垫。接着通过指导学生实验进一步了解铁生锈的原因,最后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发现其中的原理,从而更加仔细的学好科学,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生锈教学设计2本课是学生在学习《铁生锈了》以后,观察了解了铁和铁锈的变化、区别,初步探究了铁生锈的原因后,通过实验结果来讨论铁生锈的原因,并进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步探讨铁生锈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本课就是在前面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其他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二)过程与方法1.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2.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3.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