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心得体会七篇《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心得体会七篇【篇一】一湾碧海,见证着两岸亲情。40年前的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开篇就这样写道:“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上的亲人。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如是说。《告台湾同胞书》颁布40年来的进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宽阔台胞才有光明未来。同时也告诉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xx”,是两岸关系和平进展的重要前提;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两岸关系和平进展的坚实保障;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共同的历史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进展的不竭动力。骨肉天亲难舍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着亲人的音讯,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断着回家的路。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中蕴藏着两岸沟通的磅礴动力,这力量坚韧强大如种子,不惧严寒酷暑,终究能冲破顽石坚冰。1987年5月,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成员身穿写着“想家”的上衣,在街头发送“骨肉隔绝四十年”传单,每举办座谈会都有几千人参加。国民党老兵的无声哭泣,终于换来台当局开放探亲的政策。《告台湾同胞书》传到岛内,众多在台的大陆籍老兵看到了“回家”的希望,再也抑制不住思乡之苦,高唱着《母亲,你在何方》游行:“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死也要回大陆!”2024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共饮一江水,两岸一家亲”成为现实。无论政治如何变迁,两岸永远是骨肉天亲,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民族大义高于天。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支持和追求国家统一是民族大义,应该得到全民族肯定。伟大祖国永远是所有爱国统一力量的坚强后盾!”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两岸问题复杂而艰巨,但两岸的中国人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为这关乎民族根本利益。要解决两岸问题需要两岸中国人“像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和平,像追求人生的幸福一样追求统一”,下定决心,拿出诚意,想出办法。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九二共识”,奠定了两岸官方对话的政治基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40年来,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告台湾同胞书》所提出的许多政策主张都已经变为现实。两岸沟通成就斐然。两岸实现了“大三通”并签订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由涓涓细流汇成滚滚洪流;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岛外投资目的地,成为两岸关系中最具活力的积极因素;文化沟通越来越活跃,在两岸民众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两岸关系和平进展结出了累累硕果。今日,两岸交往领域之广、社会联系之密、利益交融之深,前所未有。潮流大势不可挡。40年来的历史已经一次次地证明两岸“和则两利,分则两害”的朴素真理。2024年2月,大陆发布“31条惠及台胞措施”,为在大陆生活、工作、经营的台胞和台企提供与大陆同胞、大陆企业同等的待遇。各具特色的民间经贸沟通合作平台依旧好戏连台:津台会鲁台会、浙江台湾周、赣台会、重庆台湾周、皖台投资合作对接会、xx淮安台商论坛等相继举办,包括台湾工商团体和企业负责人、青年和基层民众代表等在内的两岸社会各界踊跃参加,并达成了许多具体成果。当两岸进入和平进展轨道,大陆紧急采购台湾滞销柳橙,让台果农摆脱困境;“赴台游”给台湾民众带去真金白银;大熊猫给台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同胞带去千般乐趣;台湾石斑鱼和虱目鱼上了大陆民众的餐桌……《告台湾同胞书》宣示:“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前途,既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