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平均分1》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1、内容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课时《平均分(1)》,教材第7页至9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2、地位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分数的基础,是较关键的数学概念。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3、编排的特点(1)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例1中通过创设“分一分”的活动情境,鼓舞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通过不同的分物情况,使学生在对比中获得对“平均分”的直观认识。再通过小结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时关注分的结果。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中,即突出体现了学生对平均分物过程的参加性,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平均分的结果。例2则呈现了在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情况之一:等分,教材即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又突出平均分的结果。(3)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的统一。让学生边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可以不断加深平均分在学生脑海中相应表象,从而为建立除法概念打下基础。教材在例题和多个练习的设计中,都在:“分一分”“摆一摆”或“圈一圈”的活动后,增加了“填一填”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这样编排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都作了充足的准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操作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渗透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难点:掌握平均分(等分)的方法。二、说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沟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提炼和升华理论知识。三、说教学法(一)创设情境:创设参观科技园学生分食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二)引导观察:由小精灵带领大家来观察,卡通人物更具有儿童情趣,学生更乐于参加活动。多让学生说一说,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三)操作活动:用手中的学具,来亲自动手分一分,同桌之间再相互沟通分法。在活动中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四)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沟通探究和学生演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示等活动,最后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得出结果,并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分的结果。(五)积淀经验:课堂回顾,总结本课的活动经验和知识点,为今后学习除法做好准备。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设计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五个步骤进行:1、提供主题图动画素材,通过观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提升语言表述能力。通过课件出示主题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把图中小朋友分东西的场景进行描述,尤其是对“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进行猜想:小朋友手里拿的橘子、糖果应该放在哪一堆里?【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情境的原因是孩子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观察分食品的场景中,那种要求分的公平一样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们内心需求的,因此,会很自然的产生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让他们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2、情境导入,实际操作。利用各种学具代替实物,根据小精灵的要求将这些“实物”进行分配,然后集体沟通汇报分的过程及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