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保护动物》教学思路和教学体会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感谢领导给我这次想大家汇报的锻炼机会,感谢今日在座各位老师的耐心倾听。今日我向大家汇报的是我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保护动物》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体会。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动物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趣。“动物”是孩子们最热衷的话题。一、教材分析:《保护动物》是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个主题活动。本单元前一个主题是《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漂亮》。《保护动物》这个主题,以引导儿童注意通过实际的观察、讨论、游戏等活动,培育他们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同时也让儿童在活动中增长见识,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二、学情分析:《道德与法治》是实施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途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径,是培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学科。儿童都喜爱各种动物,喜爱喂养小动物,二年级儿童也具有了从事这种活动的能力。在《保护动物》教学中,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改变学生们心中对小动物生命的漠视和对生态环境的漠然。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唤起他们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培育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引导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三、选择教法,制定学法从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和目标出发,我主要采纳多媒体演示法、体验探究法等。多媒体演示法将利用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体验探究法将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猎取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培育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的品德与生活课突出了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因此在这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游戏等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让学生在活动、讨论中体现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内在整合,实现生活、教学、进展的三位一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教学目标:1.认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以及它为人类作出贡献。2.珍爱生命,拒绝吃野生动物,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3.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沟通感受等活动,引导学生做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好孩子。我的教学分五个环节:环节一:调动感官,激起情感波澜我的初稿导入环节是这样的:咱们班的同学最爱动脑筋了,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咱们来猜谜语,比比谁是谜语大王。说它是条牛,无法拉车走。说它力气大,能背屋子走。刚一出完题,下面小手如林。“蜗牛!”我把事先准备好精致的蜗牛图片奖给了第一位谜语大王。接着猜,学生兴致特别高。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无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当我还在窃喜自己的导入能吸引学生,能调动气氛时,听课的冯主任指出了我的问题:学生都能猜到的谜语还用猜吗,这样的谜语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吗。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好的教学设计背后都要有强有力的教学理论来,不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追求课堂的表面喧闹。我又修改了导入,把谜语的难度加大。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打三种动物)但发现这样的导入只是单单引出了课题中的“动物”。我进行了第三次的导入修改: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听!你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此时我播放《森林狂想曲》,来自原始大森林采集的上百种动物的声音。同学们凝神谛听,神思随着乐曲来到了原始大森林中。通过研磨比较,我切实感受到第三次的导入更能迅速让学生欢乐地沉醉在动物的世界里。接着由听到看,通过欣赏大量的动物图片,调动学生的兴趣,培育、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有关动物的知识猜猜动物的看家本领。学生通过“我会连”、沟通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老师的补充介绍,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物对我们日常生活及在科技、医学、仿生等方面的贡献。【设计意图:《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进展,老师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