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高中历史《专题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预习培训】用20分钟时间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教材内容;然后用15分钟时间依托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和实践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完成探究案,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敢于创新的意识,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预习案】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简述“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3、历史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二、香港、澳门回归1、条件(1)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使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一国两制”构想指明了方向。2、经过(1)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幼波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大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布成立。(3)概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海峡两岸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两岸交流日益频繁。2、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3、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4、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讲话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预习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1、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就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②香港、台湾也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③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台湾行使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①在台湾岛内外逐渐引起强烈反响②促进了两岸的缓和和交流③得到全体台湾人的一致拥护④使台湾人到祖国大陆经商、旅游的人不断进多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4、“一国两制”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了B.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本身的伟大C.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开明D.国际和平的发展潮流5、1979年,全国人大宣布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表现在()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②美国断绝与台湾外交关系,遏制了“台独”势力③两岸相互投资设厂④台湾当局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一国两制的两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