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合成2.1.1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合成氨的化学原理;了解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来选择适宜的化工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2.体会到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生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识化学原理对生产技术的指导作用。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合成氨对工业和农业以至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学习重点难点:合成氨工业生产适宜条件的选择学习过程:一、合成氨的适宜条件【问题】选择生产条件的依据是什么?请写出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特点。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回答】合成氨反应的特点:①②③【讨论】如果我们是企业家,要合成氨应从哪些方面考虑?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来分析,理论上合成氨应选择什么条件?【讨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来分析,理论上合成氨应选择什么条件?①;②。【投影】讨论结果。表1使氨生产得快(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使氨生成得多(从化学平衡分析)压强高压高压温度高温低温是否使用催化剂使用不影响浓度增大N2、H2的浓度增大N2、H2的浓度,减小NH3的浓度【分析】分析教材P48表2-3实验数据,并与讨论结果比较。【小结】。【问题】那么如何处理好温度矛盾问题;【阅读讨论】①温度的高低各有什么利弊,怎样解决这个矛盾?②既然增大压强可提高反应速率,又可提高氨的产量,那么在合成氨工业中压强是否越大越好呢?②在合成氨工业中要使用催化剂,既然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为什么还要使用?【小结】。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问题】实验数据表明30MPa、5000C时,平和混合物中NH3含量仅26.4%还是很低,为了使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提高N2、H2的转化率,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理论和实际生产条件对比(填表):压强温度催化剂浓度为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实际生产中【投影】合成氨生产示意图。【交流】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应用】用所学知识选择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的生产条件二、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前景【练习】1.观察课本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思考如何及时分离出氨气?原理是什么?2.循环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循环?3.原料气氮气的得到的途径你可以设计出哪些?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什么?能否直接利用空气?理由是什么?4.你有几种方法得到氢气?你认为可行的研究方向为?利用水和煤得到氢气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请写出化学方程式,从实验的角度思考如何得到纯净的氢气?5.请观察课本合成氨塔,思考合成氨气塔的设计的意图,为什么采用四层催化剂?热交换器的作用是什么?冷激气的设计思路是什么?6.合成的氨气配水使用是一种肥料,为什么还要转化为铵盐或尿素?后者的好处是什么?7.候氏制碱法的原理为:,,利用浓氨水、碳酸钙、盐酸、硝石灰、氯化铵、食盐为原料生产碳酸氢钠,并设计食盐测量所得产品中食盐的含量【作业】查阅“合成氨的发展前景”有能力的同学撰写300字左右小论文。2.1.2合成氨的生产工艺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合成氨的化学原理;了解合成氨的生产工艺的流程。2.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生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识化学原理对生产技术的指导作用。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合成氨的生产工艺,培养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学习重点难点:合成氨的生产工艺的流程设计学习过程:1.哈伯生平介绍。幻灯片1:哈伯的头像照片。哈伯FritzHaber1868一1934。讲述:1868年12月9日出生于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家庭,天资聪颖。曾先后到柏林、海德堡、苏黎世求学,做过著名化学家霍夫曼和本生的学生。19岁就破格被德国皇家工业大学授于博士学位,1896年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当讲师,1906年起任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教授。1909年发明合成氨工业工艺。1911年担任威廉皇家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哈伯全力研制最新式的化学武器,兼任化学兵工厂厂长,第一次建议使用氯气作化学武器,并应用于实战,后发明了光气,后人因此称其为化学武器之父。1918年因发明合成氨工业工艺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在评奖过程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