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习目标]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2.掌握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貌成因,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①______,主要是②________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a.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③________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使岩层发生④________和弯曲变形;常形成绵长的⑤________和巨大的⑥________。b.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⑦______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⑧______和⑨______;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⑩________。(2)岩浆活动:侵入活动、喷出活动。(3)变质作用。3.影响: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使地表变得⑪________。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⑫__________。2.主要形式:⑬______、侵蚀、⑭______和⑮______。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⑯______。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岩浆岩: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⑰________而成。沉积岩:各种岩石经⑱______、⑲________、⑳______、堆积、○________而成。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______、○______下○________而成。2.过程3.意义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是○________________在地表留下的痕迹。我的疑惑1.。2.。3.。探究点一内力作用探究材料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14座山峰,全部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古生物学家在与珠穆朗玛峰峰顶同属一个层位的岩层中发现了三叶虫、腕足类和海百合等古代海生生物化石。1.你能解释青藏高原的成因吗?2.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作用速度。3.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分为哪两类,如何区分?【考例探究1】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运动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B.垂直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D.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探究点二外力作用探究材料教材P71图4.3海水侵蚀地貌、图4.4冰川侵蚀地貌、图4.5海水堆积地貌、图4.6风力堆积地貌。研究表明,如果只考虑青藏高原地区的持续抬升因素,珠峰的高度应在20000米以上,而最新测量结果实际为8844.43米。1.外力作用有哪四种方式?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何?2.你能解释珠峰高度为什么没有达到两万米高度的原因吗?【考例探究2】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逐渐形成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探究点三岩石圈物质循环探究材料教材P72图4.8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1.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怎样?2.你能把教材图4.8的内容进行自我转化吗?试试看,并加以解释。【考例探究3】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答案课前准备区①内部②放射性③平行④水平位移⑤断裂带⑥褶皱山脉⑦垂直⑧隆起⑨凹陷⑩海陆变迁⑪高低不平⑫太阳辐射能⑬风化⑭搬运⑮堆积⑯平缓⑰冷却凝固⑱风化⑲侵蚀⑳搬运○固结成岩○高温○高压○变质○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青藏高原主要是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具体地说,是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而出现的隆起上升。2.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②它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③内力作用的作用速度在自然界中,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如火山喷发或地震等。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3.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形式,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对比如下运动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