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地理《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基础知识梳理一、“人口爆炸”1.描述对象:20世纪出现的近100多年来的现象。2.人口的指数增长:即世界人口的“”形曲线增长,特点是开始时数量较,但很快就会急剧。二、环境的限制性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1)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长。(2)人们的提高,使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2.环境的限制性表现(1)土地资源问题: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2)矿产资源问题: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有的甚至于枯竭。(3)水资源问题: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数量所占比重很小,淡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4)森林资源问题: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肥力;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气候反常事件增多。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在一定自然资源和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2)人口容量的特点:、相对性、。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2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000B.10000C.6000D.45002.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3.环境承载力是A.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二、综合题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我国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