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填一填)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2)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2)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1)原因: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2)实例: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2)不利影响:破坏自然环境,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3)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做一做)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B)A.物理演化过程B.化学演化过程C.大气演化过程D.生物演化过程解析: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B)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地质年代顺序,各地质年代动植物演化的特点。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D)A.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一种自然进化B.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影响不大C.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与生物进化无关D.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解析: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A错误;光合作用对环境影响大,B错误;氧气是光合作用的结果,因此C错误;D正确。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C)①印尼海啸②长江流域特大洪水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④广州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城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超采有关;特大洪水主要是自然原因产生的,因此C正确。主题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而恐龙就灭绝于中生代末期。(1)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提示: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大量富含铱的尘埃颗粒弥漫天空,阻挡阳光射向地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无法进行。(2)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外,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提示: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假说,如认为这与中生代末期强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植物等条件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或者认为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恐龙本身的蜕变、流行病等有关;或者认为与曾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而爆炸,使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生物灭亡有关。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可以用下面的结构图表示: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时间变化:从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自然的烙印。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1~3题。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