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地域分异的表现(1)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2)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2)成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3)基础因素:热量。3.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2)成因: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3)基础因素:水分。4.垂直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在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2)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出现由下而上随等高线延伸逐渐变化更迭。(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5.地方性分异规律(1)规律: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的更迭。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2)成因: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②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分异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温馨提示]在地域分异规律中,都要考虑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特别注意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与农业发展的因地制宜1.主要陆地自然带的比较(1)区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2)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3)主要类型:名称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典型类型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生产量最大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冰原带等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脆弱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温馨提示]植物是自然带的最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物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物类型+带”形式。———————情景导入先思考———————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提示:这种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有关。———————核心要点掌握好———————一、水平地域分异基本规律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和干湿度地带分异。二者比较如下:分异规律延伸方向更替方向影响因素形成基础分布地区图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沿纬线方向延伸,即东西方向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方向太阳辐射热量低纬和高纬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沿经线方向延伸,即南北方向经度变化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海陆位置水分中纬度大陆地区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项目内容要点显著表现地区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形成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化垂直带谱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有规律地排列分布规律共同性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差异性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和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三、自然带的非地带性规律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布是指处在一定位置的地理环境,由于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论状况)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北极地区冰原带无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内地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呈带状东西延伸呈长条状南北更替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西岸东西两岸分布纬度大致相当东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