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包括大气圈(图中A所示)、岩石圈(图中B所示)、水圈(图中C所示)、土壤圈、生物圈(图中D所示)、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2.表现(1)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4)实例:河流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淤积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抬高河床→土壤盐渍化。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2)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2.气候与土壤(1)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3.生物与土壤(1)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2)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3)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温馨提示]概括法记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2)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情景导入先思考———————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这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也是“蝴蝶效应”的最初来源。该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蝴蝶效应”同时也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哪种表现?提示: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核心要点掌握好———————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表现1.整体性的含义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图所示:2.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案例: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整体性(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案例:破坏森林与绿化造林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案例: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应用体验不可少———————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1~3题。1.如图所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B.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会相互制约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D.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河流发育程度低,多外流河C.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D.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解析:1.B2.C3.B第1题,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体现了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地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2题,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