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前提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20世纪初,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已有人开始介绍马克思。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他在1902年发表的文章中就提到了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此外,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也曾经介绍过一些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当新文化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了中国。俄国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给正在苦苦寻求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指出了这一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11月,李大钊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李大钊指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也是劳工主义的胜利。他积极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最后,他信心十足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还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分别开设了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思考无政府主义为什么会在五四时期流行?知识链接基尔特英文单词“guild”的音译,是行会的意思。基尔特社会主义是20世纪初英国工人运动中兴起的改良主义思潮。■新思潮的竞起■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许多刊物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好感。有些刊物差不多每一期都有一篇或几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们都缺乏科学的了解,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们所宣传的社会主义,除了科学社会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等。与此同时,一些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潮也在五四运动后进人中国。在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潮中,流行较早、影响较大的是无政府主义思潮。20世纪初,经过留学日本和法国的学生的介绍,无政府主义进人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和政府,希望建立没有任何政府的社会。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也出现过宣传无政府主义的组织和刊物。新村主义来自日本,在五四运动前就传人中国,在当时影响较小。五四运动后,在日本的新村参观过的一些留学生在国内积极地宣传新村主义,极力赞扬新村里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共同消费的新生活,并迅速吸引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组织新村的各种设想也随之而来。在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人又在中国发起了著名的工读互助团运动。他们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求学的办法,来打破“劳力”与“劳心”的差别,实现社会的改造。1919年12月,他们在北京成立了一个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主的“工读互助团”,开始了他们的实践,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理想。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潮也在中国兴起。其中,实用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潮影响较大。实用主义起源于美国,它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胡适是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主要宣传者。英国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由梁启超等人传人中国。基尔特社会学习思考如果你生活在五四时期,你会不会参加工读互助团?资料卡片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鸣溅,究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