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1.了解气团、锋面的概念和分类。2.理解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重点)3.学会分析天气系统图,进行简单的天气形势分析和预报。(难点)教材整理1锋面系统与天气阅读教材P54~P56上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气团和锋面的概念(1)气团(2)锋面2.冷锋与天气3.暖锋与天气(1)锋面活动一定会带来降水。()(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是由暖锋造成的。()(3)农谚“一场秋雨一场寒”叙述的是锋冷对天气的影响。()【提示】(1)×锋面活动能否产生降水,主要取决于暖气团的水汽含量,如果暖气团水汽含量少,在上升过程中未达到饱和状态,则无法形成降水。(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是梅雨天气。是夏季锋面雨带北移到长江流域,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准静止锋造成的。(3)√秋季,一股股的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南下进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当它和南方正在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后,形成了雨。一次次冷空气南下,常常造成一次次的降雨,并使当地的温度一次次降低。另外,这时太阳直射光线逐渐向南移动,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热一天天减少,这也有利于冷空气的增强和南下。几次冷空气南下后,当地的温度就显得很低了。这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道理。教材整理2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阅读教材P56~P58上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低压(气旋)系统(1)气流方向①水平:由外围流向中心旋转辐合②垂直:辐合上升(2)天气特点:阴雨天气2.高压(反气旋)系统(1)气流方向①水平:由中心流向外围旋转辐散②垂直:下沉辐散(2)天气特点:晴朗天气3.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1)平面结构:中心气压最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展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展一条冷锋,冷暖锋之间是暖空气,冷暖锋以外(在北半球为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2)天气特征:天气变化比较明显,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3)分布地区:常出现在中纬地区。正误判断:(1)气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2)北半球高压东侧吹东南风,西侧吹西北风。()(3)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其东侧为冷锋,西侧为暖锋。()【提示】(1)√气旋过境时盛行上升气流,常常出现阴雨天气。(2)×北半球高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旋转辐散,其东侧吹西北风,西侧吹东南风。(3)×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其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锋面系统与天气材料一下面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账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材料二冷锋、暖锋天气示意图。探讨:材料一描写反映的是冷锋过境还是暖锋过境?材料二中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过程的是甲图还是乙图?【提示】冷锋过境。甲图。探讨: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前的天气?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时的天气?哪些描写为此锋过境后的天气?除了描写的天气外,此锋过镜后,还会出现什么天气?【提示】“是日,日无晶光……铁甲如冰”,描述的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次日彤云压阵……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那雪降了一夜……约已没过马膝”,从叙述语气上看,降雪过程已经停止,由此推断此时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1.锋面系统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锋面剖面示意图符号气团位置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锋面坡度较大较小很小降水区的位置天气特征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边缘徐徐爬升,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多为连续性降水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的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