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1.3 人类与环境5分钟小练 湘教版选修6VIP免费

高中地理 1.3 人类与环境5分钟小练 湘教版选修6_第1页
1/3
高中地理 1.3 人类与环境5分钟小练 湘教版选修6_第2页
2/3
高中地理 1.3 人类与环境5分钟小练 湘教版选修6_第3页
3/3
1.3人类与环境5分钟小练(湘教版选修6)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四幅图中正确反映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是________图。2.在描述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时,属输入、输出方向错误的是______图。3.四幅图中只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未提及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的是______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类与环境之间密切关系的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总系统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两个进入的箭头),通过消费活动(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把废弃物输出到环境中去(两个输出的箭头),周围环境又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本身(上下两个进入的箭头)。答案:1.D2.A3.B4.下列事例反映了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是()A.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B.东海休渔C.华北地区超采地下水D.珠江三角洲赤潮发生解析: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赤潮的发生都是人类不合理地排放过多的废气、废水而造成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等生态问题;实行休渔制度有利于鱼类的再生,符合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要求。答案:B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①F表示资源开发②F表示产业活动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6.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依据图中信息,F表示人口(人类)利用资源的生产生活过程,即表示产业活动,而H表示把废弃物返还到环境的过程;E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过程。答案:5.B6.C二、综合题7.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报道了梅托斯等人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的情况,研究者以1900年到197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和人均工业产量的变化数“”值为依据,提出了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上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不加限制的增长必将导致人均粮食__________。(2)人口过度膨胀必然会使自然资源和工业生产发生____________。(3)人口剧增和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____________,从而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____。(4)从模型曲线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福利,应当___________。答案:(1)减少(2)灾难性下降(3)减产升高(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1.3 人类与环境5分钟小练 湘教版选修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