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起源(1)时间、地点: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产生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3)基本特点: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2.夏商政治形式(1)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首创王位世袭制,“家天下”从此取代“公天下”。(2)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二、西周分封制1.前提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3.内容(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等。(2)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3)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4)诸侯义务: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4.影响(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2)消极方面:诸侯国之间在后来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内容(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2)诸侯王可以实行再分封,其嫡长子世代继承诸侯的权位,其余诸子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还可以再分封,形成“士”这一阶层,但士以下不再分封。4.影响(1)对西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2)对后世: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1.“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体现了关于商朝的什么信息?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2.“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的区别“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相联系,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而“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周王为了巩固统治秩序,将宗族子弟、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广建封国的一种政治制度。3.下面图片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的什么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列举出我国古代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例子。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隋炀帝、唐玄宗等称帝。4.宗法制中,长子一定就是大宗吗?宗法制中,长子不一定就是大宗。“嫡长子继承制”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嫡”,即正房所生,在“嫡子”中,长者为大宗。无嫡子才会考虑庶子。主题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史料探究]材料一“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材料二(1)结合图片,联系诗中内容判断,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中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诸侯们自己有哪些权利?(2)宗法制的目的、性质各是什么?如何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提示:(1)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应履行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对士分封,从而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制度。(2)目的: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统治秩序。性质:大宗与小宗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关系:宗法制是核心,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政治等级制度。[归纳总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名称项目分封制宗法制主要目的保证周王室强大,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核心内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权力与义务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同时也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同时具有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双方关系周王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历史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