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及其特点与影响。2.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法令和建立的政体。3.苏俄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权的特色。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背景1.十月革命的客观条件(1)经济上:俄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经济上俄国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对西欧资本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2)政治上:俄国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国外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2.十月革命的主观条件(1)工人运动的高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急需一个革命政党的领导。(2)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3)列宁主义的诞生: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革命迎来了新的曙光。易混易错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为革命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沙皇统治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而不是俄国在前线战事的接连失利。二、帝国大厦的坍塌——十月革命的准备1.二月革命革帝制(1)爆发: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迅速发展成为武装起义,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2)影响: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易混易错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不只要看领导阶级,更重要的是看革命的任务。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完成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2.《四月提纲》指方向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并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七月流血抛幻想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士兵的游行示威,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这说明革命已失去了和平发展的可能。判断正误(1)二月革命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阶段,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答案×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2)《四月提纲》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以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要求。()答案×解析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在提纲中明确提出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3)《四月提纲》的提出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结束。()答案×解析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的事件是“七月流血事件”。问题思考1.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这论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答案事件:“二月革命”。2.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尤其在《四月提纲》中为革命指明了方向。这里的“方向”指什么?答案方向指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爆发1.十月革命概况(1)准备: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公开领导起义的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2)爆发: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7日晚攻占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3)建立新政权: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还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深化理解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类别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推翻沙皇专制政府推翻资产阶级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