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标内容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2.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3.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课时建议2课时第1课时一.自主学习1.你能否用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P88~90的有关内容,读后完成:2.你能找出疑惑不解的问题并写出来?二.师生互学活动1.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A处聚落形态及形成的条件。(2)据图分析,与A处相比,B处聚落密度较,大致呈状分布,分析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说出理由。①.②.……地形影响聚落聚落概念分类活动2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有何关系?并分析原因。(2)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3)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C.线状分布D.环状分布(4)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活动3.答疑解惑三.目标自检1.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2.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主要考虑到了()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D.地形及气候的影响读“浙江省某地的地形剖面与人口、聚落分布图”,回答3—4题。铁路公路河流聚落山脉沙漠湖泊3.影响图中四个区域人口和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植被D土壤4.若图中四个区域原先分布的均为乡村聚落,则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A.①B.②C.③D.④5.读“甲、乙两个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乡村聚落的形态,一般可以推测出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甲地区:;乙地区:。(2)甲地区的乡村分布多出现在我国的(南方/北方)地区,特点主要是;乙地区的乡村分布多出现在我国的(南方/北方)地区,特点主要是。第2课时一.自主学习1.你能否用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P91~94有关内容,读后完成:2.你能找出疑惑不解的问题并写出来?①.②.……甲乙影响线路交通交通线路因素因素地形影响因素二.师生互学活动1.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公路和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另还可选择运输方式。(2)该地区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A.地形B.气候C.生物D.社会经济(3)青藏铁路修建解决的三大世界性难题:一是;二是;三是。活动2.右图是某城市交通线路规划示意图,该市规划修建从甲到乙的铁路线,从造价、路程、环境等方面考虑,比较①、②、③、④四个铁路建设规划方案,其中较优的是哪个?并说明理由。活动3.答疑解惑三.目标自检读兰州市略图,分析回答1~2题。1.从地形上说,兰州位于我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一、二阶梯过渡地带2.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甲乙河流铁路(规划)山地①②④③丙丁城区公路、街道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政治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l:100000)。读图回答第3~4题。3.为了加强甲镇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A.aB.bC.cD.d4.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①穿越河流②临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设计修建从B村到A村公路的①和②两个线路方案中,较为合理,理由是。(2)修建从B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