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_第1页
1/6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_第2页
2/6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_第3页
3/6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其特点。2.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自主预习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1)。(2)。(3)。(4)。(5)。2.护国战争(1)背景:。(2)开始:。(3)结果:。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背景。2.概况(1)三大军阀形成:。(2)军阀混战与割据:。(3)“府院之争”:。3.护法运动(1)背景:。(2)概况:。4.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2)影响:。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1)原因:。(2)代表:。(3)影响:。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原因:。(2)表现:。(3)影响:。四、新文化运动1.原因:。2.兴起(1)标志:。(2)主要阵地:。(3)代表人物:。3.内容:。4.影响(1)。(2)。(3)。核心素养专练一、选择题1.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2.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所说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A.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B.都是武装斗争C.斗争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D.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后,很快走上帝制自为之路。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答应日本的条件是()A.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B.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C.同意日本占领山东青岛和胶州湾D.接受日本贷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4.北洋时期,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其中直系军阀以谁为首()A.张作霖B.段祺瑞C.冯国璋D.黎元洪5.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6.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A.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都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7.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近代化的发展趋势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国日益与世界潮流接轨8.胡适在1923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9.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A.强调应该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倾向D.反对使用文言文10.有学者指出,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D.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