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体裁:交响童话作者:(苏)普罗科菲耶夫1936年创作交响童话用交响乐的形式讲述一个童话,其实是一种与交响诗类似的音乐体裁,只是它的内容是童话。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6岁写出第一首钢琴曲《印度加洛普舞曲》,九岁自编剧词创作歌剧《巨人》,由家里人表演。23岁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时获得金质奖和鲁宾什坦荣誉奖。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力图表现出形象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又表现出对十八世纪古典作曲家的偏爱,有时也能反映出现代主义倾向。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后的十五年间,他侨居国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国弹奏、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声誉。回国后选取爱国主义主题,把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进行创作。先后获得极高荣誉:劳动红旗勋章、人民艺术家,六次获斯大林奖;外国诸多有名音乐组织成员。世界各国艺术界一致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主要作品(1)舞台作品:歌剧《马格达伦》,《赌徒》,《火天使》,《谢苗·科特科》,《三桔爱》,《修道院的订婚礼》,《真正的人》;芭蕾舞剧6部,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2)乐队作品:7部交响曲,小交响曲,序曲,交响组曲,5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配乐多部。室内乐4首;钢琴曲十几首以及声乐曲多首。代表作:交响童话《彼得与狼》D大调《古典》交响曲(第一交响曲)故事情节•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小朋友小鸟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子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儿童彼得以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人物、动物代表性乐器介绍彼得主题音乐小鸟主题音乐鸭子主题音乐猫主题音乐爷爷主题音乐狼主题音乐狼吃鸭子主题音乐鸭子的哀鸣狼窥视捉狼猎人主题音乐马戏团凯旋主题音乐人物、动物乐器形象小鸟鸭子猫爷爷大灰狼彼得猎人的枪声长笛活泼、跳跃双簧管蹒跚步伐单簧管机警、敏捷大管老态龙钟,喋喋不休三支圆号阴森、可怕、嚎叫弦乐合奏清新、聪明、可爱勇敢定音鼓、大鼓形象、逼真曲式结构自由式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多主题)彼得的主题狼、猎人的音乐彼得的音乐小鸟三支圆号聪明、可爱、勇敢鸭子定音鼓、大鼓机警、敏捷猫弦乐器合奏活泼、跳跃爷爷双簧管形象、逼真大灰狼长笛蹒跚步伐彼得大管老态龙钟,喋喋不休猎人的枪声单簧管阴森、可怕、嚎叫实践参与小舞台小舞台•随着音乐加入自己的表演,看一看、比一比,谁表演的最好!彼得与狼《彼得与狼》(Op.67)是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成人们产生很大兴趣。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人物、动物乐器形象小鸟长笛活泼、跳跃鸭子双簧管蹒跚步伐猫单簧管机警、敏捷爷爷大管老态龙钟神态,喋喋不休大灰狼三支圆号阴森、可怕、嚎叫彼得弦乐器清新、聪明、可爱勇敢猎人的枪声定音鼓、大鼓•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ySergeyevichProkofiev,1891-1953年),苏联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1891年4月23日生于乌克兰顿巴斯地区松卓夫卡村。父亲是管理地主庄园的农艺家,母亲擅长钢琴,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普罗科菲耶夫5岁开始学钢琴及作曲,随后陆续写出了歌剧、钢琴曲等一系列童年作品。1904年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K.利亚多夫(作曲)、H.A.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配器)、A.H.叶西波娃(钢琴)、H.H.切列普宁(指挥)。1909年毕业于作曲班,1914年又毕业于指挥班和钢琴班,因演奏自己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获安·东·鲁宾斯坦奖。音乐学院的系统学习为普罗科非耶夫打下了作曲和钢琴技巧的坚实基础。然而他不满足于传统作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