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车间恢复生产开车方案车间负责人:机电科负责人:设备科负责人:安全科负责人:生产副总负责人:目录目录14#车间检修开车方案1一、开车应具备的条件2二、成立检修开车领导小组和小组职责2三、进行开车前人员培训3四、车间工艺简述及工艺流程图3五、检修开车应具备的条件4六、检修开车程序5(一)、开车前的主要工作:5(二)、管线系统水压方案6(三)、氮气置换方案7(四)、投料开车前的准备9七、投料开车10(一)要求:10(二)单机和联动试车10停车方案124#车间检修开车方案为了保证检修完毕顺利开车和保证生产安全,特制定以下方案。一、开车应具备的条件1、现场施工用临时设施已全部拆除,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脚手架和梯子等辅助器材,以及电焊机等设备全部移出生产装置区。2、设备位号和管道介质名称、流向标志齐全。3、现场清洁、无杂物、无障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对装置生产区精心打扫,施工留下的焊渣、碎铁屑、报废螺栓、铁板下脚料等一切杂物全部清扫出生产装置区,运至指定的废品存放区。二、成立检修开车领导小组和小组职责1、成立开车领导小组:组长:赵洪山副组长:席传江、李昊。江波、张克成员:杨永辉、张柱、胡维敏、尚庆广、吴炎奇、刘桂芬、何江涛、宋吉朋、张步芹、孙光苓、王涛、李承华、李元利、吕秀利、张步存、黄健、董桂玲等。2、领导小组职责如下: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开车前安全会议的召开及开车相关事宜的安排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副组长主要协助组长负责开车的指挥、监督、协调工作。小组成员主要负责要材料的配备,各工序之间及协调及设备操作的安全性。三、进行开车前人员培训1、培训人员:车间全体员工。2、培训内容:开车方案、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各项管理制度和开车应急预案等。四、车间工艺简述及工艺流程图1、危险化学品种类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有易燃液体:乙醇;碱性腐蚀品:片碱;酸性腐蚀品:柠檬酸;剧毒品:环氧丙烷;易燃固体:木薯淀粉等。2、工艺技术木薯淀粉先进行碱性处理,再用醚化剂(环氧丙烷)进行醚化反应生产羟丙基淀粉醚。3、工艺流程概述先将木薯淀粉运至投料口备用。于反应釜中先加入定量淀粉、元明粉和片碱等,混合均匀,控制适当的温度进行碱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再计量加入溶剂(乙醇)再加入醚化剂(环氧丙烷、)适当控制温度、时间,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反应结束后加柠檬酸中和多余碱,出料送入干燥工序。木薯淀醚化釜产品经干燥后,进行粉碎,然后进行掺混、筛分、包装即为成品。3)反应方程式:Rcell-OH+CH2CHOCH3►Rcell-O-CH2CHOHCH3+H2O生产工艺流程图五、检修开车应具备的条件1、反应釜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条件:(一)系统压力试验条件:1、安全阀已加盲板;2、压力表已效验合格。(二)应遵守下列规定:1、以空气或工艺介质进行压力试验,必须经安全部门认可2、试验前确认试验系统已与无关系统进行了有效隔绝;3、当以气体进行试验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4、当试验系统中设备的试验压力低于管道的试验压力且设备的试验压力不低于管道设计压力的115%,管道系统可以按设备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乙片环氧丙醇碱烷干燥5、当试验系统连有仅能承受压差的设备时,在升、降压过程中必须确保压差不超过规定值。6、试验时,应缓解升压。应以液体进行试验时,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查漏。当以气体进行试验时,应首先以低于0.17mpa(表压)的压力进行预实验,然后升压至设计压力的50%,然后逐步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1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查漏。以设计文件指定的方法进行检查。7、真空系统泄漏性试验压力为0.01mpa(绝压)。8、试验结束后,应排进水、气并做好复位工作。六、检修开车程序(一)、开车前的主要工作:1、反应釜的气密性试验启动压缩机,用放空阀控压力,加入压缩空气,在安全阀处加设盲板(注:安全阀启跳压力为0.5mpa)并在安全阀挂上标牌已加盲,待反应釜压力充至0.8mpa,检查所有与反应釜连接处法兰垫子是否有漏的现象,有无泄压现象,如没有泄压现象,方为合格。2、对所属溶剂,氯甲烷、环氧丙烷、软水、喷淋等管线进行气密性打压,在打压时,管线的另一端加设盲板,并注明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