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家庭纺织业发达的浙江鄞县“”百里不闻机声,大量洋纱占据了市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①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能力②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具有明显优势③家庭纺织业受到政府抑制④浙江增加杭州、绍兴为通商口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③④叙述有误。答案A2.19世纪60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量剧增,从1868年的587821两激增到1895年的11202661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①使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③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④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可采取排除法解答。材料反映的是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而不是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由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A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性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C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答案C5.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中国商务报》报道“:风气忽开,大为更变,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一时间景运更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有如此之速者。从中可知()①戊戌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中1897年的时间不符,排除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时期,与题干的时间不符合,排除④。答案C6.“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D.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答案D7.下图为1912年、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运动的有力推动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时间为1912~1921“”年,这正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且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D两项不是最主要原因,C项不符合时间要求。答案A8.“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下列对民国初年面粉业由盛而衰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北洋军阀的盘剥C.国产面粉质量欠佳D.交通的落后答案C9“.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不包括()A.政府倡导使用国货B.政府实施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C.民众抵制洋货的斗争D.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