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组活动计划(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指导思想: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英语学习打更好的基础,我们开设英语兴趣小组。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有效的课外活动是用丰富的多彩的游戏、对话、竞赛来提高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阶段性的英语知识加以总结,为英语语言的信息加工提供机会。每举行一次活动,学生就多一次重新考虑和寻找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机会,使一些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相联系,把所有的孤立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目的要求:1、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语感,常用话题等等整体素质,为日后更多的比赛打好基础。2、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4.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5.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欲望。6.进一步建设校园英语环境,加强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角活动。训练重点(训练内容):1.邀请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开设讲座,让同学们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背景知识有所了解,从而熟悉英语的语言习惯。2.播放英语原声电影以及英文歌曲,从电影和歌曲中学习英语,通过娱乐的形式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3.定期举行EnglishParty。活动中要求同学们必须要用英语交流,使同学们的听力和口语得到锻炼,提高英语实践能力。活动过程中还穿插猜谜语,简单英文表演等小游戏,提高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让同学们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采取的措施:1、加强英语教学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英语角,在活动中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找准交谈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把自己的意图隐藏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交谈氛围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的作用,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运用新颖多样的方法,从视觉、听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所学致于所用,让生活走进英语角。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准课,这样才能保证英语角活动的深度、广度和力度。2、实现生活化的再扩展。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教学类型,把学习的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使自己的英语知识逐渐“沸腾”起来。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活动前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英语语言的认识,活动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说英语氛围。这样做,不仅活跃了活动气氛,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空,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3、日常生活英语化,生活再现英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通过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开展英语每天一句训练活动,创设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二、英语兴趣小组实施计划1.参与对象:初一全体学生中立志提高自己英语口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人数:预初每班优秀学生5—10名。预初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老师筛选。2.时间:单周星期三的活动课(每逢单周举行一次,共7-8次)。3.地点:初一集中在四楼多媒体会议室。4.内容:游戏活动与英语会话。5.方式:以各位英语教师任教班级为单位,分为四个小组(每组4-5个人),各板块,各班以及各位学生之间开展竞赛,看谁做的好。6.奖励:学校将表彰一批在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7.指导思想:围绕教材现有的知识点设置活动素材。8.经费:活动中涉及个别材料方面的经费开支,由学校来支付。三、活动形式1、在英语老师的帮助下,根据不同话题,创设情景,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2、同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