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一标段工程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一标段工程位于宝鸡市渭滨区206号,交通方便。桩基础直径为6mm,总桩数200根,桩长8m,桩身混凝土灌注量约m3。1、地形、地貌本工程场区位于宝鸡市渭河南岸高新开发区东区,东侧为宝鸡富士特钛业公司,西侧为中铁电气化集团公司,北侧为高新大道。本次勘察项目位于场区东南部,场地平坦,地面标高98.40-98.80m,高差约0.4m,地貌单元属渭河一级阶地。2、地质构造根据勘察报告,勘探深度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粗砂、卵石,底部为第三系强风化及中风化砂砾岩,可分为6层,。从上到下依次为①层粉质粘土,层厚2.00〜3.70米;②层粗砂,层厚0.40〜2.30米,为第四纪全新世(Q)新近堆积土;③4层含粉质粘土,层厚0.30〜1.40米,局部为粉土;④层卵石,层厚3.30〜8.80米;局部夹中粗砂透镜体,母岩成份多为花岗岩和石英岩⑤层砂砾岩,层厚2.80〜6.50米,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和石英岩;⑥层为砂砾岩,层厚最大揭露14.50米。根据设计图纸:桩端持力层为第(6)层大理岩,要求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4D,且不小于0.5米。3、气象、水文地质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春秋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1375.9mm,年最大可达2174mm(1983),年最小788.5mm(1978);降水比较集中,主要降水发生在3〜7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359.8mm,相对湿度79.26%。本次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0.10m〜3.20m,相应绝对标高17.30m左右;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填土层中。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根据勘察报告反映内容,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二、编制依据2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灌注桩基础技术规程》(YSJ212-92、YJB42-92)3、《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GBJ18-200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6、《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一标段钻探工程》超前钻资料7、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一标段工程施工图及场地条件三、施工进度安排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一标段工程共计200根桩,桩长为8米,按每台桩机每天(24小时)施工,完成每根桩4〜6天,考虑到一些不可预见因素,每根桩平均用时8天,安排10台桩机施工,3个月可完成全部桩基础施工。(附桩基础施工进度横道图)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月日(以甲方通知开工日期为准)。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月日(注:不含桩养护检测时间)。施工进度横道图\工期工序天数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制孑L钢筋笼制安砼浇灌四、施工技术方案1、成孔方案选择根据《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一标段桩位钻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已发现有溶洞桩孔46个(详见报告),地质构造复杂。持力层为第(1)层粉质粘土,分面均匀,稳定,可视为均匀地基。地下水位在本次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5.3m〜5.7m,相应绝对标高92.90-93.20m。3根据以上水文、地质情况,桩基础成孔采用冲击钻,如遇空溶洞造成塌孔则采用钢套管护壁、回灌、回填等方法处理。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掌握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2.1.2领会桩基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编写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原材料送检和商品混凝土供应申请;2.1.3准备施工用的各种报表、规范。2.2现场准备2.2.1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自检,监理复核;2.2.2护筒埋设检查、测量复核;2.2.3泥浆池、沉淀池的检查;2.2.4检查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2.2.5检查制作钢筋笼的钢筋型号、种类、数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等;2.2.6备足成孔用粘土、片石、碎石等必备材料,确保意外情况出现时,不致发生停工待料及其它严重事故。2.3主要机具设备冲击钻机、混凝土导管、隔水栓、储料斗、泥浆泵、污水泵、挖掘机、吊车等。2.4劳动力计划安排:配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