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理论一、蒙台梭利生平(一)出生背景: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军人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一生受父母影响深远。(二)两次育儿实践:1.精神病诊所助理医生,帮助残障儿童;2.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圣罗伦斯区建立第一家“儿童之家”。(三)传承思想:伊诺的自由思想、塞根的三阶段教学(即:幼儿对事物的学习阶段:命名-辨认-发音。)(四)代表论著:《儿童的秘密》、《蒙台梭利套装书》《吸收性心智》(五)社会评价: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二、蒙台梭利教育观(一)对旧教育的批判批判旧教育(传统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承认儿童的社会权利。(二)儿童发展观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双重发展;0-3岁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三)教育目的爱与自由一是促进孩子生理健康,茁壮成长;二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趋于独立,生活自理。(四)教育原则自由(有秩序纪律前提);需引导。三、蒙台梭利的六大理论(一)环境适应论(给孩子一个有准备的环境)1.教室环境的六大要素自由与纪律;(必要的限制)结构与秩序;(安全感,秩序的原则)真实与自然;(自由的活动场所,以及户外活动)美感与气氛;(审美品味,配色协调感)教材与教具;(丰富的教具和材料)社会性生活的发展。(社交能力)2.有准备的环境要求(1)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2)必要的限制(3)安全感(4)秩序的原则(5)真实与自然的原则—室内、室外(6)美的气氛(7)自由的活动场所及蒙氏教具---教具(有目的的玩具),而非玩具。(8)教师的作用,引导参与。(环境预备者、维护者、观察着、联络者、示范者、协调者、沟通者)3.幼儿喜欢什么样的环境?(1)熟悉的环境(2)新奇的环境(提高孩子兴趣,喜欢新事物)(3)动态的环境(孩子在不断运动)4)富有想象力的环境(开发智力,举一反三,学以受用)(5)具有自然物的环境(具象的东西)(二)生命自然发展论(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主要观点是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抓住幼儿发展的敏感期。1.人的“完成”(完善)通过不断活动来达成的(孩子喜欢运动的环境)2.刻印期内形成的刻印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儿童主要是0-3岁,一旦形成,不可逆,不能修正和还原。3.敏感期与环境有何关系?其受环境影响4.处于敏感期里的学习5.幼儿发展敏感期:前8个为每个宝宝必备敏感期(1)语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0-6岁)0-6岁是孩子的语言、动作的模仿积累阶段。感官发展好的孩子,能促进语言发展。语言发展好的孩子,逻辑思维好。(2)秩序敏感期(2-4岁)孩子会因为自己的秩序被打乱而苦恼。秩序感好的孩子逻辑思维较强。秩序敏感期的主要表现:秩序与幼儿对环境控制感的需要:(3)感官敏感期(0-6岁)(4)对细微失误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孩子会关注细小的事物,表现出孩子喜欢观察的能力,先宏观后微观,有利于培养宝宝的观察思维能力。(5)动作敏感期(0-6岁)2岁左右是模仿的最高时期(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可进行交通规则、性别意识、公共场合禁止喧哗等教育(7)书写敏感期(3.5-4.5岁)(手的敏感期)3岁可用图画形式记日记(8)阅读敏感期(4.5-5.5岁)阅读是从孕期开始的,出生后可以看卡片,布书,绘本,3岁以上养成白天阅读的习惯。(9)文化敏感期(6-9岁)感官认知程度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其上两个期间,书写先于阅读。(15个月以上宝宝可以拿笔,油画棒蜡笔)幼儿在此阶段求知欲很强,建议给孩子准备青少年版百科全书,图文并茂。敏感期延伸:(10)概念敏感期(2.5-3岁)(11)执拗敏感期(2-4岁)(12)婚姻敏感期(4-5岁)(12)模仿敏感期(1.5-2.5岁)(13)音乐敏感期(0-6岁)(14)文化学习敏感期(3-6岁)(15)工作敏感期(3岁以后);(16)空间敏感期(1.5-6岁)(17)自我意识敏感期(2-3岁);(18)绘画敏感期(3-6岁)(19)审美敏感期(3-5岁);(20)人际关系敏感期(3-5岁)(21)情感敏感期(4.5-5.5岁);(22)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23)出生性别敏感期(4-5岁)(24)数学敏感期(4岁以后)(更早表现为对数字感兴趣,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