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俄罗斯地理环境:地形与气候俄联邦西部为东欧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形从北向南依次为:北极沙漠带,冻土带,森林冻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和半沙漠带。俄联邦的气候基本上属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差异较大,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夏季南北部气温相差悬殊。其主要特点是: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温暖,春秋季甚短;气温年差较大。俄联邦的西部和西北部无高山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气可长驱直入,成为俄联邦陆地上主要水份来源。大西洋气流的消长及其影响程度的差异,决定了俄联邦广大平原地区的降水量分布、季节变率及气温和湿润状况的变化。北大西洋暖流是俄联邦西北部沿海地区热量的重要来源,使这一带的冬季气温远远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如地处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1月份平均气温为-9.9。c,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20。C以上,为俄联邦北部最大不冻港。俄联邦冬季最低气温区为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俄联邦濒临的主要大洋是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北临北冰洋的主要边海有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等;西及西南面分别靠大西洋的边缘海――波罗的海、黑海及亚速海;东濒及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主要湖泊有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奥涅加湖和泰梅尔湖。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领土总面积为1708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领土总面积比美国大1.8倍,比中国大1.6倍,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陆地边界总长20139公里,其中与中国东北边界3605公里,与中国西北边界40公里。海岸线总长37653公里。它东濒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西南连里海,北靠北冰洋。东西长9000多公里,南北宽4000多公里。东西两端的时差11个小时。俄罗斯西部主要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远东丘陵,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是海拔5642米的鄂尔布鲁士峰,是全俄罗斯的最高点。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是俄罗斯也是欧亚大陆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以东是西伯利亚平原,它由叶尼塞河分为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以东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俄罗斯濒临12个海,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巴论支海、东西伯利亚海、喀拉海、拉普帖大海、楚克奇海、白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还有一个内海--里海。流经俄罗斯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最长鄂毕河(总长度为5410公里);阿穆尔河(黑龙江)、西伯利亚的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以及著名的被誉为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俄罗斯境内的湖泊有20多万个,其中贝加尔湖是俄罗斯最大的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上一篇:俄罗斯地理概况下一篇:俄罗斯的饮食--俄罗斯介绍俄罗斯人口与民族详细介绍俄罗斯共有人口1485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结合其广阔的领土来看,俄联邦又是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不到9人/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36人/平方公里)的1/4,可见俄罗斯联邦的人口容量的潜力是巨大的。俄罗斯联邦在人口方面具有三个明显特征:第一,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不同的地区人口密度差别很大,其欧洲部分人口稠密,居住在这里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亚洲部分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3.5人,其中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其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北冰洋沿岸的寒冷地带,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0.1~0.3人。第二,城市人口(1068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大,约为74%,农村人口(3850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小,约为26%。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均,城市农村人口分布不平衡,也是投资者在分析市场、筹划投资布局时必须注意的因素。第三,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由于经济的严重衰退、社会和政局的动荡不安,居民对前途的信心不足,也无力抚养或生育孩子,因而出生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恶化,死亡率上升。目前人口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5倍。专家们预测,人口的负增长必然导致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不久的将来,劳动力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必将与资源开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第四,俄罗斯联邦人口素质高,尤其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