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建议一、安仁一中高三语文复习进度及安排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建议(一)考什么2017年考纲要求(二)怎么考6大命题手段12大设误方式(三)如何备考※考题变化※备考建议1、勾画意识2、比对意识3、关系意识4、迁移意识※具体操作合理安排课时,训练到位研究高考真题,关注变化重视裸读训练,发展思维2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建议安仁一中李学农安仁一中高三语文复习进度及安排1、完成了文言文的复习任务,已经进入诗歌赏析复习当中。2、下阶段的复习任务主要为现代文的阅读。3、计划在元月之前完成第一轮复习。4、作文序列化训练安排在每个星期当中。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建议一、考什么2017年考纲要求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新增点)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怎么考知道了高考怎么考,也就知道了怎么办;知道了题目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解题应从何处着手。高考复习,从题目如何命制这一高度掌握高考常用的6大命题手段以及选项12大设误方式,为明辨选项正误找准突破口。1、6大命题手段删减删减句子中的定语或状语等修饰成分可能使语义发生改变,造成对内容的曲解。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使原文内容发生改变。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使原文意思发生变化,从而形成错误选项。遗漏看似保留了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胡拼乱凑,使信息随意组合,形成错误选项。2、12大设误方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3混淆是非指代有误倒置失当误划类别点据不当推断失据三、如何备考(一)考题变化1、1000+800变为800+500。2、原来的第1、2题整合为第1题。3、增加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题。(议论文本质)4、以前均为选非题,今年有选正确项。5、选项变短,但信息跨度大,综合性更强。(一句话,题目变难了)(二)备考策略◆勾画意识1、关键词(1)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词(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5)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说得正确些”表明前后意思相同。(6)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及指代词等。2、关键句(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比对意识(2017全国II卷)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4选项与原文比对结论A(1)切片“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可与原文“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