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误差传播定律VIP免费

误差传播定律_第1页
1/21
误差传播定律_第2页
2/21
误差传播定律_第3页
3/21
1第五章误差传播定律5.1误差的来源和分类(板书)经过前面几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角、量距、测高差的理论和方法。那么在这些工作中,我们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是否就是真实值呢?当然不是,因为在测量工作中,误差总是无处不在的。在我们的每一次观测中,都包含多种误差存在,因此这一章我们来学习测量中误差的特点及其规律。一、定义: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记为:XLiix为真值,即能代表某个客观事物真正大小的数值。Li为观测值,即对某个客观事物观测得到的数值。i为观测误差,即真误差。二、误差的来源1、测量仪器一是仪器本身的精度是有限的,不论精度多高的仪器,观测结果总是达不到真值的。二是仪器在装配、使用的过程中,仪器部件老化、松动或装配不到位使得仪器存在着自身的误差,如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使得水准管气泡居中后,视线并不水平。水准尺刻划不均匀使得读数不准确。又如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盘指标差都是仪器本身的误差。2、观测者是由于观测者自身的因素所带来的误差,如观测者的视力、观测者的经验甚至观测者的责任心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如水准尺倾斜、气泡未严格居中、估读不准确、未精确瞄准目标都是观测误差。3、外界条件测量工作都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进行的。例如温度、风力、大气折光、地球曲率、仪器下沉都会对观测结果带来影响。上述三项合称为观测条件a.等精度观测:在若干次观测中,观测条件相同b.不等精度观测测量误差的分类根据测量误差表现形式不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1、系统误差定义:误差的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者按一定规律变化,则称其为系统误差。2例:钢尺的尺长误差。一把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005m,那么用这把钢尺量距时每量一个整尺段距离就量短了5mm,也就是会带来-5mm的量距误差,而且量取的距离越长,尺长误差就会越大,因此系统误差具有累计性。又如水准仪的i角误差(画图),由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两者之间形成了夹角i,使得中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不准确。如果水准仪离水准尺越远,i角误差就会越大。由于i角误差是有规律的,因此它也是系统误差。正是由于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只要找到这种规律性,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具体方法有:1.采用观测方法消除:比如水准仪安置距前后水准尺等距的地方可以消除i角误差和地球曲率的影响。通过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减弱水准仪下沉的影响。通过盘左盘右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可以消除经纬仪的横轴误差、视准轴误差、照准部偏心差和竖盘指标差。2.加改正数:例如精密钢尺量距中的尺长改正:ld=l/l0×l(l为任意尺段长)、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三角高程测量中的球气差改正数:RDf243.0,光电测距仪的加常数和乘常数的改正:RDKD3.检校仪器:将仪器的系统误差降低到最小限度或限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措施:用计算方法加以改正;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或削弱;检校仪器以限制误差的范围。2、偶然误差定义:偶然误差的符号和大小是无规律的,具有偶然性。例如度盘分划不均匀引起的误差就是偶然误差,因为在度盘上有的地方可能分划的密度大一些,有的地方分划的密度要稀疏一些。又如我们在读数的时候,最后一位要估读,有时可能估读得大一些,有时估读得小一些,这是没有规律的。另外还有瞄准误差(照准误差)、对中误差也属于偶然误差。虽然单个的偶然误差没有规律,但大量的偶然误差具有统计规律。在后面的内容中就是要专门研究偶然误差的这种统计规律,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后面提到的误差都是偶然误差。3、粗差也称错误,如瞄错目标、读错、记错数据、算错结果等错误,这个错误大家在实验中都是犯过的。在严格意义上,粗差并不属于误差的范围。在测量工作中,粗差可以通过检核——包括测站检核、计算检核以及内业工作阶段的检核发现粗差,并从测量成果中予以剔除(如水平角实验中角度闭合差为十几分)。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同时存在的。对于系统误差,通过找到其规律性,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来消除或减小。当系统误差很小,而误差的主要组成为偶然误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误差传播定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