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1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命题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广东文综,3)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A.西藏自治区B.广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甘肃省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区跨经度广,且植被覆盖状况由西向东越来越好,故可能是内蒙古自治区。答案C(·安徽文综,26~27)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2~3题。2.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①B.②C.③D.④3.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2题,本题考查森林的环境效益。读图分析可知,距地面6米以内,①的防风效果最明显,故选择A项。第3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选择②最符合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答案2.A3.B4.[·广东文综,40(2)]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4分)解析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近,热量相差不大;水平方向上,从沿海到内陆植被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水分。答案从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水分5.[·江苏地理,27(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上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解析P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其分异规律既有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有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命题点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标文综Ⅰ,6)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第6题。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解析该区域山脉西坡山麓距海近,是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D项错误;北美洲西海岸45°N处为温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位于亚热带,A、B两项错误;针阔叶混交林属于温带植被,与该地纬度位置相一致,C项正确。答案C(·山东文综,1~2)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完成7~8题。7.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8.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风力D.光照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纵坐标由O到F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由山麓R地区向上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高山草原带;横坐标由O到E体现的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域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R自然带位于温带荒漠带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之间。通过以上分析可知,R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第8题,沿OF方向,以高山草原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之间的更替为例,可看出主要体现的是热量的变化,水分变化并不明显。答案7.B8.A(·海南单科,9)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右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题。9.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解析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由题干可知,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由图可知,北京喇叭沟门纬度比东北地区低,但海拔高得多,根据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关系可知,喇叭沟门因海拔高而存在白桦林,D项正确。答案D(·江苏地理,13)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0题。10.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温度高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