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双拥工作新格局新时期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双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使双拥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最近,笔者对新时期的双拥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为,重点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必须在重视发挥政府拥军作用的同时,积极启动社会拥军功能。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拥军优属工作非常重视,积极为部队和军烈属办实事,但也有不少地方拥军优属的政策措施在基层难以落实。出现这种上“热”下“冷”的现象,根本原因是启动社会拥军功能不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形成“上下一条线,城乡连成片”的拥军新思路、新格局。一是要转变习惯思维,重视发挥政策拥军的作用。要及时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部队需要地方配合解决的问题,通过制定相关的拥军优属政策予以解决。二是要加大全民国防教育的力度。要把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要把学校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大中院校政治教育课中加大国防教育的内容。要重点抓好与执行双拥政策法规相关的公安、财政、卫生、粮食、工商、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和行业的国防教育,做到依法支持部队建设。三是要注重典型引路。不仅要总结宣扬拥军好书记、好市长,也要大力宣扬企事业单位的拥军好厂长、好经理,真正形成“不抓双拥的班子不是合格的班子,不抓双拥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大力总结宣传基层自发爱国拥军的先进典型,不断强化人民群众拥军意识,促进拥军工作的落实。二、必须不断丰富内容,改进方法,抓重点,办实事,为双拥工作注入新内容。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单位双拥工作仍然停留在互相走访慰问、打扫卫生、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军训等方面,新内容、新办法不多,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双拥工作的发展。双拥工作要适应新时期,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特色,就要进一步丰富内容、拓宽领域,不断上水平、上层次。一是要积极组织部队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这一活动与以往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相比,具有规模大、范围广、整体水平高的特点。组织部队参加创建活动,一方面可以给全社会起到影响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地方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先进思想,学习借鉴地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鲜经验,促进部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二是要注重抓好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军民共建文明示范点。比如,积极组织部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双带双扶”活动、参加双拥模范城、文明乡镇的创建活动,在树立社会公德、创造优美环境、遵纪守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导向、辐射作用。三是要广泛开展智力拥军、科技扶贫活动。军地双方都要牢固确立与科技兴国、科技强军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把智力拥军、科技扶贫作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三、必须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强化责任制,依法开展双拥活动,努力形成整体合力。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对上级的一些指示、重要会议精神和双拥政策法规没有贯彻到底;有些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的涉及部门之间的问题难以协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三个不断强化”。一是不断强化各级主官的责任意识,形成领导合力。要实行党委(支部)统一领导下的双拥工作分工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不断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形成整体合力。抓好双拥工作落实,职能部门至关重要。要把双拥工作纳入部门行业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确保落实。三是不断强化军民的责任意识,形成群体合力。双拥工作只有依靠社会,依靠群众,扎根基层,才有广泛的基础。要通过健全基层双拥服务网络、建立扶贫帮困点、落实扶贫目标、签订《军民共建协议书》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