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初步把握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的智慧去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问题,初步形成自觉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哲学的价值,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教学重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三、教学难点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合作式五、教学过程导入:哲学智慧产生于生活,产生于实践,能够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当我们把哲学嵌入到时代的背景中去,哲学又会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呢?1.情境探究:哲学与文化、经济、政治纵观中国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群雄并起、风起云涌的年代,也是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年代。教师展示学习资料: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思想流派的观点和主张。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主张仁德治天下;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法治思想;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思想。设问: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生调用历史知识,探究、回答:社会上出现了巨大变革。经济上,铁器出现,井田制瓦解,人们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在经济上富有优势地位的阶层要求政治权利和利益。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激烈的社会变革,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总之,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教师点评: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板书:关系图示)教师展示名言:“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恩格斯)“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教师:“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民,使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哲学是问:什么是真实的?而不是问:什么是有效的?它所关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而不是个别人的真理……”也就是说,哲学问题是时代的产物,哲学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哲学离不开自己的时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2.观点辨析: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过渡: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哲学?在百家争鸣的上百种思想中,是不是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是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能称作是哲学?是不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教师展示以下几种观点,学生分组合作,辨析观点,并说明理由。观点一: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点二:凡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学生讨论(略)观点一: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师总结、点拨: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与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面,也可以反映那一面。哲学可能正确或者比较正确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也可能是错误和歪曲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只有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观点二:凡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教师总结、点拨:在理解什么是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