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规范专项练(十一)专项一高考命题角度练角度一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1.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似性决定的。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A.都是社会主义国家B.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C.经济形势都是异常严峻D.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两国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建立现代化的国防,巩固政权。答案B2“.一切认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的悲观论调已”“”经完全破产了。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的。以上见诸报端的言论出现于()。A.社会主义改造中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之中D.改革开放的初期“”“”“”解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言论是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的典型表现。答案B3“.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上述材料中所述这一制度指的是()。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制度B.建国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C.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体制D.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的改革,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的形式,把劳动者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答案D角度二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角度命题4.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革命政权B.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解析历史的目的是具有阶段性的,1949“”年在没收官僚资本后采取不打烂旧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当恢复经济的任务完成后,社会改造和社会革命的任务就提到议事日程,“体现了毛泽东的不”断革命论。答案C5.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解析根据题中二五计划最后并无定稿,可知此时大约是1957或1958年前后。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由于大跃进的兴起,导致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故A项正确。答案A6.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中国城镇化快速增长的时间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的结果。A“”项是一五计划的影响,B项发生在1992年以后,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答案D角度三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7.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A.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说明作者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意思相反,B项不能体现材料意思,D是在改革开放后。答案C8.下表是美国、日本和中国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变化(单位:%),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1970年1980年1990年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