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积极主动参加观察活动,进展空间观念。〖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在第一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已经知道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在第二册的“观察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不一样”也有所体验。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本节课要在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体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进展空间观念,同时,会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课堂实录〗片段一师:今日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日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片段二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宁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淘气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侧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师:你在干什么呀?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沟通。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侧,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侧面。)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生1:我认为左侧面好,因为桌子有两个侧面。站在讲台桌的左侧,我看到了讲台桌的左侧面和上面,桌子的上面有粉笔盒。师:喔,看到了两个面。生2:我们组的同学站在讲台桌的前面,也看到了讲桌的两个面:上面和前面。生3:站在讲台桌的一角观察,可以看到三个面:上面、侧面和前面。我们组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也就不一样。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生4:我们组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和生1是一样的,不过,我站在这边,(指了指讲台的右侧,又想了想。)就是右侧面。师:你们观察得真认真,还有不同的吗?生2:我们组有的同学是蹲着看的,蹲在前面就看到前面一个面,蹲在侧面就看到侧面一个面。我们的结论是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面的个数也不一样。生3:我们组的同学还趴在桌上,只看到上面一个面。我们觉得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辩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培育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像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要想全面地认识一个事物,就要进行多角度地观察和了解。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具准备:卡片三张、玩具四个、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一部。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情趣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听故事吗?生:喜爱。师:今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你们想听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想。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几个盲人说的对吗?生:不对。师:为什么这些人都说错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