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性心理特点与早恋教育摘要:21世纪的中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未成年人性成熟提前,他们对于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导致早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以“健康的性心理”为中心的性心理教育,让他们克服盲目性,坚持文明交往。而对学生早恋,应采用谈心的方法,让其从沉迷中自拔,腾出时间专心学习,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排解他们处于青春期的心理困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关键词:中学生;性心理特点;早恋教育21世纪的中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如有爱心,易接受新事物,爱新科学,接收信息量大,但骄、娇二气重,早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未成年人性成熟越来越提前,早恋现象较普遍。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如何从容地带领中学生涉过“早恋”的小河?这是当前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的课题。一、中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要正确处理好学生“早恋”的心理问题,必须先了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性心理”特征。(一)好奇与渴望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生理上早熟,心理上晚熟。他们对“性”的相关知识有许多似懂非懂的疑惑,并对这些疑惑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越是不知道、不了解就越想知道,对有关“性”的信息特别敏感。为了能揭开“性”的神秘面纱,中学生往往会主动、积极地从影视作品、书籍、信件等渠道去寻找答案。本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差,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则很容易受一些不健康、非科学的性知识的影响,久而久之,难免被不良的思想误导,影响身心健康。(二)模仿与接触青少年喜欢模仿,总想扮演“大人”的角色。在性早熟的催促下,为了能引起异性,特别是心目中理想异性的注意和好感,他们注重打扮,喜欢展示自我以取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对方。模仿媒体(电视、电影等)介绍男女恋爱的场景,模仿成人谈恋爱的举动,平时喜欢写纸条或打询问作业的电话,想方设法与异性接触。有的通过活动,如一同劳动,参加同一课外活动等,主动与异性倾谈,制造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来引起异性的注意及好感。有些中学生由于过多地思考如何制造机会去接触异性,或在异性面前表现自我,上课会分心、走神,学习成绩下降;又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太强,太注重异性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容易陷入“单相思”“苦恋”的境地,易想入非非,产生苦闷情绪,既影响正常学习,又有损身心健康。(三)浪漫与狂热陷入“早恋”的中学生,他们这一时期的性心理特点表现为开始脱离群体的活动,两人反复约会,增加单独见面的次数、时间,渴望了解、理解对方,利用课间时间或双休日多见面、多谈心,身心进入了正式的恋爱阶段。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个别学生利用午休11:40—12:40这段时间到校外吃盒饭,与对方单独接触,创造交谈的机会;有时则利用21:30晚自修下课时间去逛球场;双休日则借口到书店买书或声称补课,想尽办法创设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欲望强烈,而自控力较弱,过早卷入感情漩涡,会不可避免地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学生的身心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没有经济基础,就算建立起恋爱关系也是很不牢固的。二、中学生青春期的教育方法针对中学生在青春期所表现的特点,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以“健康的性心理”为中心的性心理教育,引导他们克服盲目性,堅持文明交往。让学生科学地了解自己在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异性。(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文明交往早恋,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理与感情历程,在中学阶段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惊慌地把男女同学之间的交谈看成是:‘早恋的误区’”。班级出现早恋现象,不必惊慌失措,要理智地看待,并教育学生早恋是不成熟的爱情意识和幼稚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