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课时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雾霾空气属于混合物B.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形成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防治PM2.5污染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解析选项A,空气是由N2、O2及一些尘埃等组成的混合物。选项B,胶体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所以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不能形成胶体。选项C,实施绿化工程,树木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从而有效防治PM2.5污染。选项D,PM2.5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答案B2.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解析12C转化为14C不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答案B3.(·南通调研)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均可与可溶性碱起反应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C.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D.氧化物与水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解析B项,如P2O5、SiO2等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为固态,B项错误;C项,如NO、CO等不成盐氧化物,它们既不跟酸反应,也不跟碱反应;D项,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还有一些氧化物如Na2O2、NO2等与水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答案A4.(·济宁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B.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故也能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铝C.铝热剂、盐酸、水玻璃、双氧水、明矾均为混合物D.Na2O2、MgCl2、NaOH、NH4Cl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解析B项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AlCl3不导电,金属铝通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故错误;C项明矾是纯净物,故错误;D项氯化镁中不含共价键,故错误。答案A5.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FeCl3溶液一般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两者颜色不同;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答案C6.(·长沙质检)若将NaOH(s)、P2O5(s)、无水CaCl2(s)归为一类。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物质是()。A.浓硫酸B.氯化氢C.纯碱D.生石灰解析若将NaOH(s)、P2O5(s)、无水CaCl2(s)归为一类,最准确的分类依据是固态干燥剂,只有D项属于固体干燥剂。答案D7.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选项ABCDXCFeCa(OH)2溶液AlC3WO2HN3CO2NH3·H2O解析若X为AlCl3,W为NH3·H2O,则Y和Z均为Al(OH)3,不符合框图中的转化关系。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8.(13分)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