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有感孝原学校畅国霞上周在通化二小参加了小学语文课活动,一下午的时间听了3节课,受益匪浅呀,无论是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还是个人的工作态度都有很大的思考。感谢同行的老师们,在他们的身上让我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让我汗颜。在学习听课之余,老师们不乏对每节课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我明白,其实大家的思想理念是想通的,我们对教材的理解,重点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进行了思考,有课堂上生成的精彩,也有老师们设计的精彩。总之,这次学习,让我个人受益匪浅。一、生本高效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3节课中,老师们各显身手,表现了不同的上课风采,教学基本功令人钦佩,在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本高效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课前预习的环节设计,课堂质疑,小组合作的有效渗透等。老师们都布置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卡,其中包括基础知识部分,如“需要识记的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再有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如课文主要内容的根据,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等等。比如柴老师设计的就非常巧妙,在理解文意部分,提出“抽出与长出不同”,“浸”的意思等等,问题一出,课文的内容理解就一目了然,这就是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式。二、目标定位准确,重点突出老师们对文本的解读非常到位,抓住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用教材教语文,每节课中对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都有所渗透,比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抓关键词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想象画面,边读边思考,补充背景资料的方法等等,都有所涉及到,这些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有效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善于抓住一条主线进行教学,每节课中都能感受的老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在哪里。如王老师在上课时,提出为什么是大花园,大宝库?教学中紧紧抓住一条主线进行教学,解决文本所体现的情感目标“爱护环境”,最终实现课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大家都很熟悉,但王老师却把这节课上升到另一个境界。尤其是自始至终的质疑,真正让我感觉到王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最后让学生们练习众神的对话,真正让学生感悟了众神的形象,又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一举多得。最后拓展部分,以美丽的家乡结题,进行了思想升华。三、课堂是一种缺憾的美。听完这3节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课堂真是一种缺憾的美,老师们在组织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精彩巧妙让我感动,但是每节课都有缺憾,老师们抓住重点段进行教学,却忽略了课文的整体感知,有几位老师注重了课文的整体感知,对重点内容的处理却又浮于表面,真正地如毕老师所说,我们的预设是理想化的,但课堂的生成却让我们无法预见。四、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呢?我个人觉得还要看学生的收获有多大?课堂上不能忽略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留给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能够让每个同学都学有所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