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酶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时间:40分钟)1.(·湖南十校联合检测)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法,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再进行________。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由________繁殖而来的形态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菊花的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B、C依次表示________(填名称)过程,该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激素是________。该实验操作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所以要对外植体、超净工作台等消毒,对________等灭菌。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梯度稀释恒温培养单个细胞(2)脱分化、再分化(全答对才正确)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全答对才正确)无菌操作(或无菌技术)培养基(或培养器具)2.(·平顶山模拟)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__次,之后酶活力明显下降。(4)固定小麦酯酶采用双重固定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通过分析图甲可知,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且应用范围较广。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此时的酶活力最高,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因此酶活力较低。由于小麦酯酶分子很小,很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小麦酯酶不采用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而是采用双重固定法。答案(1)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且应用范围较广(2)3%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3)3(4)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3.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株等。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植株④(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用的MS培养基中________提供植物细胞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________提供碳源,同时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2)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________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的花蕾。若要得到可育植株,需要对④进行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进行兰花无病毒植株的培育,首先选择兰花的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从外植体到无病毒植株试管苗,要人为控制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研究人员研究了茎尖外植体大小对苗的成活率和脱毒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________,因此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________mm。(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某研究小组以食用稗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上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稗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培养基愈伤组织代号诱导率/%L11.0065.41L22.0068.76L33.0091.01L43.00.254.84L53.00.557.35L63.01.051.71注:愈伤组织诱导率(%)=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100%从上表可知,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________有利于食用稗的胚形成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