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细胞代谢第四讲酶与ATP(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湖北八校联考Ⅱ)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解析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分解酒精的酶为蛋白质;纳米级小笼子中装入的是蛋白质成分的酶,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分解酒精的酶进入人体后不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答案D2.(·郑州质量预测Ⅱ)下面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解析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由图可知,E2是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A、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E3是非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D曲线是非酶促反应曲线。答案D3.(·浙江五校联考)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B.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D.需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通过[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解析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A代表腺苷,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两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ATP分解产生ADP,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参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答案B4.(·南京调研)过氧化氢对人类具有致癌危险性,但是我们的人体却没有受到过氧化氢的“威胁”,原因是我们人体能产生过氧化氢酶并及时把其分解成水和氧气。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探究其他因素对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绘制的曲线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H2O2酶和FeCl3B.图①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H2O2酶具有高效性C.图②中限制AB段O2产生速率的因素是H2O2的浓度D.提高温度能使图②中C点对应的过氧化氢浓度下的O2产生速率增大解析图①曲线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因此自变量为催化剂种类,或者说是H2O2酶和FeCl3,除此以外的其他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都属于无关变量,包括H2O2浓度、温度、H2O2酶的量等;根据图①中的曲线信息(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结论;图②中AB段限制氧气产生速率的因素主要是自变量过氧化氢的浓度,C点之后O2产生速率达到最大值,说明过氧化氢过量,此时限制因素主要是过氧化氢酶的量而不是温度,因为题干告知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答案D5.(·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时,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A.40~50℃B.50~60℃C.60~70℃D.70~80℃解析由题图可知,60~70℃时酶活性及酶的热稳定性均较高,符合要求。答案C6.(·郑州质量预测)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解析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项错误。生物界都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项正确。光合作用的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