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局保障工作的责任感的报告同志们:经区委、区政府研究,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总结20*年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任务。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0*年,是全区各项工作整体上水平之年,也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区各级各单位始终站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坚定不移的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紧抓不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全区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一是各项考核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人数736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77人,分别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84.2%、135%;全年安置公益性岗位295人,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和创业培训987人、提供职业介绍11*人,新增劳务输出1374人;完成“两保”扩面2310人;接收企业退休人员8947名,全区社区管理服务率达到62.6%。区百帮就业服务中心、劳动保障部门分别被评为“省再就业工作先进企业”和“市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区共发“再就业优惠证”8660本,基本做到应发尽发。组织实施“社区帮扶万名4050人员就业项目工程”,在6个街镇成立劳务型服务公司,基本做到“出现一个、吸纳一个、安置一个、保障一个”。成立区就业再就业培训中心,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5256名。投入1100多万元新建区百帮创业园,吸引14家非正规劳动组织入园创业,300多人在园区实现就业。目前,全区非正规就业组织已发展到236个,安置1203名下岗失业人员。全年投入再就业资金125万元,发放小额贷款177万元,落实“4050”人员公益性岗位补贴140万元,工商、税务部门为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770万元。三是社会保障和劳动监察工作继续加强。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发放城镇居第1页共5页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84万元,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核发失业保险金和协保生活费2668万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深入开展《*省劳动合同条例》、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进一步健全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机制,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四是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定出台了“六个一”工作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和推进力度。大力加强平台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健全乡镇和街居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完善管理服务功能,规范工作流程,基本实现“一条龙”服务。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建设,区服务中心和专管员、协理员队伍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明显增强,为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就业和保障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从深层次来看,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快,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也在增加,归纳起来看,一是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大量的失地农民面临新的择业,全区现有3-4万失地农民,而且还将继续增加,如何使这些农民实现就业方式的根本转变,已是我区经济社会转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突出问题。二是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增加等,城镇失业、待业人员的就业压力继续加大,加上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加快,就业供需的多种矛盾相互交织。三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许多人员难以就业,另一方面许多企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用工,这与失业、待业人员就业观念、自身素质以及培训服务水平相对滞后有很大关系。四是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与就业、保障任务日益加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街道、社区承担就业和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而服务的手段、职能、水平和人员、经费仍然较为薄弱,有的仅停留在应付、一般化的工作水平,特别是大批退休人员进入社区管理,给我们的服务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五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一部分困难人员的保障水平比较低,城乡保障水平和社会救助体系亟待加强。这虽然是社会性的共性问题,但在我区也有所表现。六是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