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之地理答题风暴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3题。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0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完成4—5题。4、下列荒漠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5、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设置人工草方格沙障C.扩大绿洲农业的面积D.退耕还草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6~7题。6.影响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7.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8~10题。8.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9.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0.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造成破坏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11~12题。1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1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读下面两个表格,回答13~14题。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地形结构表缓坡平原陡坡水面36%18%33%13%该丘陵地区农业用地结构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70%12%7%11%13.造成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绿化D.城市化速度过快,占用大量耕地14.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为()A.缓坡退耕,大力发展渔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放缓城市化进程,严禁占用耕地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回答15—16题。15.近几年影响①地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