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舍里镇“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工作汇报爱新舍里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和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会精神,把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下功夫,截止6月底,全镇60干部与60户275名各族群众结对认亲,严格按照每2个月走访1次的要求,每名干部平均走访3至4次,发放连心卡120张,;全镇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14场,在冬至包饺子,新年共联欢,春节互拜年,元宵扎灯笼,纳吾肉孜节载歌载舞、共吃“纳吾肉孜饭”,肉孜节走亲戚送祝福等等,形成了在重要节日与亲戚相互串门,增进感情常态化制度化。现将爱新舍里镇“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汇报如下:目标明确。在中心定位上,树牢“一个目标”,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紧扣“一条主线”,紧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把开展活动的着力点放到增强“五个认同”上,放到增进感情、凝聚人心上;做到“五个结合”,把结对认亲走访与慰问工作、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结合起来,把思想工作与帮扶解困结合起来,把教育与关爱结合起来,把见物、见人与见思想结合起来,把交往交流与融情聚力结合起来;用好“六个载体”,结对子、勤走访、相互学、多活动、真帮扶、重激励;完成“五项重点任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好“去极端化”工作,推进爱新舍里镇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责任到位。明确结对认亲走访的形式及内容,要求全镇上下走访活动必须执行“四有”、“三定”、做到“两帮两贺一慰问”、“四见面”、“七掌握”、“八个讲清楚”制度。坚持“四个原则”“四个必到”,即坚持“全覆盖”的原则、坚持“领导负责”的原则、坚持“雪中送炭、解忧帮困”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的原则和重要节日必到、生病住院必到、遇重大灾害或困难必到、遇重大矛盾纠纷必到,全面了解百姓疾苦,认真倾听百姓心声,坚持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切实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内容丰富。在活动设计上,要求全镇干部围绕“五项内容”拓宽活动形式,即每人结对认亲1户基层百姓,每两个月开展1次走访交流,每人每户互学30句日常语言,每年帮助解决4件实际困难,每月开展1次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设计方面,各党支部、“访惠聚”工作队将根据每季度每月基层百姓生产生活情况,有计划的邀请结对家庭开展“上门认亲”、组织体检、县城旅游、就学指导、致富引领、参观学习、座谈联谊等活动,通过看、学、听,融洽感情、增进友谊、改变观念。同时,还将在个人结对认亲的基础上,鼓励全镇干部实现家庭之间的结对认亲。机制健全。在落实推动中,爱新舍里镇结合实际,自行制定了联系群众工作日志,要求每位领导干部详细记录“结对认亲”帮扶工作的基本情况、活动时间、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每季度报“民族团结创建办公室”备案。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每周利用电话、QQ、微信等通信渠道,至少开展一次聊天谈心、嘘寒问暖活动,切实了解和掌握结对认亲户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状况,并记录在册。年底,镇党委将根据每位干部此项工作落实和推动情况,作为评优推优和推荐干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