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这次级部内讲的是复习课,内容是100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重点训练学生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会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基于学生的学习特征,整节课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说出基本的计算方法老师对其进行整理。我设计了口算、填空、看情境图编数学故事列算式、练习、达标测试等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巩固旧知。但如何上好这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课呢?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教学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对这节课的设计谈一下我的想法。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的设计平铺直叙,没有活动设计,所以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缺少了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应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或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把枯燥无味的练习课上得生动有趣。二、突出难点,讲究实效。我认为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较难。在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中,我就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适当减少练习次数。这样减少盲目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馈练习,分层提高考虑到要面对全体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想到有浅入深,先设计几道口算及填空练习,再计算方法,再逐一加深到变式的练习,最后达标测试。在这一环节我也注重学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多次复述计算过程。一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比较顺畅,就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沉闷了点。假如能更好的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点,加点有效的活动那就会更好。《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今日下午我们学校进行了数学闲暇线下研讨的沟通活动.我准备了一年级的数学课《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下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这节课是数学书的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其中一部分内容。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动手摆小棒来帮助理解计算过程。在本节课中我也设计了让学生摆小棒的环节可在操作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效率较低,速度较慢,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造成这一环节就用了30分钟。我觉得还是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造成部分学生没能理解任务是什么,也致使有的学生摆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了一种方法,剩下的时间不知道去探究其他的方法。由于前面操作摆小棒的环节时间长了些,所以到后面练习的时间不够,在处理时有些仓促。练习的第3题“摘苹果”出示的题超出了本节课知识的范围了,这也说明老师在备课时也要备习题。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吸取本次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争取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3100以内加减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不退位减和退位减,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说难度并不大,孩子们掌握的还是可以,可是计算的结果正确率却不高,不是这边错了就是那边写漏了,教孩子们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可是光口头上说,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几个平衡班老师也在互相商讨,究竟有什么好方法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可零零碎碎,究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本人事后整理了以下,想出了以下一些不成熟的办法,正在试行中,结果有待检验。一、抄题目有要求。孩子们常常出现数字抄错的现象如把89写成98,59看成56等等,因此碰到让孩子抄题计算时,我严禁看一个数字写一个数字,一定要求把整个算式读完整记在心里,重复一遍再抄下算式,可能孩子一开始不习惯,但慢慢的总有成效。另外,还做一些抄数字的专项训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计算时不打断。孩子们计算错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一次性算完一题就被打断或分心。例如明明做的是加法题,列成竖式时却变成了减法,即使写的是“+”却算成减法,还有个位算加十位却算成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更不用说了。究其原因,还是思想上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我实行多错多做,少错少做,不错不做的奖罚措施。例如每天抽5~10分钟时间,做10道笔算,规定时间内全对的,晚上没有额外计算作业,错1~...